•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甘肃:提升农业产业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2-06-24 字号: 收藏文章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高级化;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兴旺的体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等。因此,谋篇布局做好甘肃省乡村产业振兴,就是抓住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高级化

  利用甘肃区域地理气候条件,把握农业发展规律,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引领,科学确定农业区划,建立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做强现代种业区。发挥酒泉、张掖、定西等地种业优势,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做好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优异种质创制和重大新品种选育等,努力突破玉米马铃薯制种关键技术瓶颈,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整合现有力量,促成强强联合,加大资金扶持,加速推进玉米和马铃薯制种的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实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试和繁种、基地化生产、市场化推广和运营,完善现代种业体系。

  做优草食畜牧业区。发挥甘南、临夏、武威、庆阳等地的区域优势,持续改良天然草场生态,建立人工草场繁育基地,在生态承载力限度内发展设施养殖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饲草料综合开发,建成自繁自育和异地育肥产业链。加强牛羊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优化我省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培育专业养殖大户和现代家庭农场,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模式等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提质保供增效能力。

  做大果蔬中药材区。充分利用水土光热条件,建设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优质示范种植基地,做大做精优质林果产业、“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产业、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好静宁苹果、临泽小枣、民勤籽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陇中党参和半夏、陇东甘草和款冬花、陇南当归和纹党、甘南羌活和马麝、河西甘草和麻黄等特色产业发展带。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和增加价值链附加值为方向,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体系、多产业集群体系、品牌培育和市场化拓展体系等,建设一批农业产业链式高端融合发展先导区。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速形成集农产品规模生产、精深加工、储运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出台政策扶持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重点龙头企业为引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中心。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努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科技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探寻产业内产业间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引导培育“农业+”多业态链式发展,积极做好农业与文旅、康养、生态、研学、养老等链式结合,丰富乡村产业类型。举办文化民俗等节会,在重点地区打造娱乐餐饮、文化旅游、教育体验等示范基地,建设各具特色、连接联动的旅游示范片带。深入推进“数商兴农”工程,搭建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形成产销直联对接、城乡联通快捷的电商物流体系,加强智慧农业农村建设。

  突出培育特色“甘味”品牌。紧盯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争取地理标识认证,全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地域品牌。在稳定提升农产品品质基础上,完善品牌质量全程安全追溯体系,着力增强品牌强农意识,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产地山水地理特点和产品品质独特优势,并体现在产品包装和标识设计中。利用节会经济,加强宣传展示,重视物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拥有知识产权、完整产业链、较高附加值、强劲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兴旺的体制保障

  增强产业发展对农户收益增长的带动作用。为促进产业兴旺和确保农户生产积极性,在坚持长期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落实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高新园区、龙头企业、现代农场、农业合作大社流转,引导分散小农户向有组织有实力的现代经营实体靠拢,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重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出台政策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有效落实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扩大补贴对象、增加补贴额度。着力加强对产业经营大户、现代农场主在“三农”政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产业的外出返乡能人、农技推广人员、大学生村干部等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留得住、用得上,愿创业、有作为的乡村振兴人才。

  完善多元化有效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共预算投资倾斜,发挥财政资金以点带面的杠杆作用,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人力资本培育、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农村产业,重点支持良种繁育、疫病防控、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政府支农政策,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丰富支农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促进产业振兴。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