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看着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我心里十分高兴……”近日,笔者在重庆市石柱县鱼池镇团结村高山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看到,一片片稻田错落有致,一行行带着露珠的秧苗郁郁葱葱,整个基地犹如一幅美丽田园新画卷。村民们顶着烈日,有的在稻田里清除杂草,有的在喷施生物农药,谈到产业发展他们喜出望外,种植高山有机水稻的热情高涨。
团结村海拔在1000米左右,是一个传统水稻种植村,其稻米品质佳、香味浓、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以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引导下,依托生态优良、土质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发展高山有机水稻产业上下功夫,在优质品种上谋出路,在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上做文章,在力促农业增效的同时,拓宽村民的增收“稻路”。
“我镇以团结村为重点,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据鱼池镇负责人介绍,为帮助团结村发展好高山有机水稻产业,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引入了两家农业公司,通过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举措,组织在家的村民种植“泰优808”新品种水稻700余亩,带动全镇其它村组累计种植1000余亩。
为大力引导村民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谷品质,入春以来,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稻种育苗、秧苗移栽、科学施肥、生物防治等方面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保证有机水稻真正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长。
“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现在才知道越环保、越有机的产品越受市场欢迎。目前正是除草的最佳时机,通过人工除草可以保证有机水稻稻谷的品质。”团结村综治专干冉启忠告诉笔者,该村按照订单农业模式,稻谷在秋收后,公司按照高出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为扩大全村高山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打下了基础。
原来,多年以来,团结村多数青壮年在外务工,部分田地无人耕种已撂荒多年,为了让“沉睡”的田块“活”起来,村“两委”组织村民利用农业机械复耕撂荒田约100亩,并种植上了高山有机水稻。
“种植高山有机水稻,让我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团结村金花组年过古稀的冉启元说,他的儿女均在外务工,今年他与老伴在家种植了17亩水稻,每亩按1000斤产量计算,总增收在3400元左右。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