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杀年猪”被罚款10万?年猪还能不能杀?怎样操作才是合法的?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12-02 字号: 收藏文章

  每逢农历春节临近,农村地区就会有许多家庭把自己饲养的家猪宰杀,制成腊肉腊肠或做成菜肴喜迎新年,这种猪通常都被称作“年猪”,可殊不知有人已经因为杀猪卖肉被罚了上万元。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大伙辛辛苦苦养大的年猪还能杀吗?

  贵州省凤岗县王寨镇有一位安姓男子在同村的姚某身上以402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头对方自家散养的生猪,并当场在姚某家的院子里宰杀了该头生猪,将其拉到了市场上摆摊售卖,正巧被王寨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勤人员查获。

  经过调查,安某于摊位兜售的43.1公斤生猪肉、1公斤猪血、1.5公斤猪肝以及3.5公斤猪大肠均未拥有合格的检疫证明与检验印章,属于非法私自售卖的范畴。

  按照规定,所有还未来得及售出的猪肉和猪副产品,加上四件屠宰工具皆被没收,安某也被处以19158.6元的行政处罚款,这些不符合使用标准的猪肉最后也被进行了无公害化处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家里养的猪,肉吃不掉拿到市场上卖来补贴家用是很多农村人的做法,不仅是过年,平日里也会有人这么做,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为什么随随便便就能闹到罚款上万元的下场呢?

  首先你要知道,这种做法大多是以往的事情,因为很多年前我国地方政府并未对猪肉采取多么严格的管控措施,加上本身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就不是很好,对于私下售卖来路不明的猪肉相关人员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自从这几年农村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生活质量上去了,有关的规定约束也应该按要求来了,这随意买卖自家散养猪的猪肉就是例行禁止的一条法则。

  只要我们有去过正规菜市场购买猪肉,就不难发现,摊位上摆放待售的猪肉,猪皮的位置都会印上钢印或者是蓝色的印章,这种印章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检验印章,盖上了这个印章就代表猪肉是经过了有关机构的检疫,符合使用标准,可以公开出售且放心购买的猪肉种类。

  除此之外,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摆摊售卖猪肉的摊主也必须持有生猪定点屠宰许可证,因为我国明确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运作方式,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及个人都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也就是说刚才说的安某他不仅没有检疫证明和屠宰生猪许可证,还违反了屠宰生猪的定点要求,数罪并罚,没收违法所得加上罚款将近两万元也是理所当然。

  其实,像私自杀猪卖肉这种事到现在也并不少见,福州仓山区有两个村民专门饲养生猪,私下屠宰售卖,最后被抓捕归案,获利的5万多块钱全部没收,还被罚去了3万多块,两人各自获刑一年六个月,缓刑2年。

  广西百色一男子从同村村民家里买回了一头重达200多斤的生猪,在家中自行屠宰后,本想留着慢慢食用,却因为吃太久也吃不完,害怕浪费就把剩下的16.29公斤猪肉交由朋友在市场售卖,被查获后发现他们不但没有检疫证明和许可证,就连摊位经营许可证都没有,售卖的猪肉还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最终被处以10万元的行政处罚,可谓是一记沉重的教训了。

  “年猪”还能不能杀?

  这一点其实不必担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个人散养的生猪,无需定点宰杀、通过检疫即可食用,但是只能“自宰自食”,不得放到市场上进行公开售卖。

  毕竟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一年比一年重要,未取得检疫证明的生猪如果是寻常人家饲养得还好,要是一些无良商家利用瘦肉精催生的生猪,吃下去必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且来路不明的猪肉也会存在可能传播疾病的风险,本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原则,不是经过正规渠道检查的猪肉都是绝不能放在市场上售卖的,一旦被发现下场如何可以参考刚才所说的案例。

  杀了吃不完怎么办呢?

  如果担心一整只年猪家里人吃不完的话,可以在过年走亲访友的时候顺道提一些当作伴手礼,赠送给别人是不违反规定的。

  要是不嫌麻烦的话,把年猪带去防疫部门检疫,接着对肉品肉质再做一个检验,拿到检疫证明和许可证后再进行售卖就没有问题了,只要是按正常饲养标准喂大的生猪,达到检疫标准基本不成问题,也希望大家一定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不要为了贪图小利就私下售卖生猪肉,让“病”不再从“口”入。

  文章来源:太空记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