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吉林省粮食作物长势良好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8-27 字号: 收藏文章

  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吉林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批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探索建立“农科教协同、产学研推用一体”的技术示范推广机制,切实增强科技在绿色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目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长势良好。

  走进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一望无际的玉米随着阵阵微风荡起层层波浪。家住和平村的李静波今年种了180亩玉米田,他告诉记者,今年玉米长势很好,现在正处于灌浆期,也是玉米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植株的抗性降低,易受病虫害侵袭,农业服务站的技术人员主动来指导病虫害防治。

  在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村民郎鸿波的稻田里一串串泛黄的稻穗随风摇摆。作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郎鸿波的150亩水稻田也长势良好。

  丰收有基础,科技是保障。8月下旬水稻进入灌浆结实期,也是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当地农业部门派遣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绿色防虫防病等技术指导。

  在乾安县大遐畜牧场的玉米千米条田内,玉米排列整齐、颗粒饱满。今年,大遐畜牧场共种植玉米7万亩,总经理刘启雷告诉我们,曾经“雨停地干,十年九旱”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最大瓶颈,但今年,在吉林省农科院的帮助下,他们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作物进行水分和肥料的“点对点”自动化精准灌溉,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灌溉效率。

  吉林省农科院有一个8人团队长期驻扎在大遐畜牧场,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技术指导,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半干旱区改土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去年公顷产量突破了3万斤。从雨养农业的“靠天吃饭”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科技创新给农业高效持续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吉林省作为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省份之一,今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达到8570万亩左右,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上万名农业专家、土壤医生,长年累月在乡间奔走,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