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祥云蚕农的“小幸福”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7-29 字号: 收藏文章

  “今年虽然天干,但这一季我家还是养了10张蚕呢,卖了20000多元,每公斤比去年多20多元。”7月21日,祥云县云南驿镇龙洞村的蚕农陈建花和丈夫拉着一车茧到刘厂镇松梅村卖,夫妻俩一边往秤上搬蚕茧,一边笑着说,言语中尽是满满的幸福感。

  时值七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久旱无雨的祥云大地,似乎要燃烧起来,田间地头的包谷叶片都打着卷,“再不下雨,今年的包谷怕要灭产了。”路上的行人纷纷议论道。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蚕桑这个抗旱产业,却能扎根旱地拔节生长,夏茧价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

  集收购、烘干、销售于一体的蚕茧收购站、点热闹非凡,轰隆隆的机器声、拉蚕茧的车辆喇叭声、蚕农的笑声混成一片。个大而洁白的鲜茧堆满了仓库,烤干的蚕茧已打包待发。

  青坡村新光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也在加班加点收烘蚕茧,“今年夏茧收购价平均每公斤在55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曹光平指着刚收购来的30多吨准备烘干的鲜蚕茧说道。

  坐拥滇西交通枢纽,位于大理州东大门的祥云县,现有桑园9.58万亩,集小家小户的蚕茧于一起,就变成了“茧山”“茧海”。

  这么多的蚕茧该销往何处?青坡村长福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光永给了我们答案。“这几年,我们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但在栽桑养蚕技术上有了突破,还不断加大蚕桑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曹光永介绍,祥云县域内的蚕茧质量不断提升,各地客商都争相到祥云收购。

  “我们采取‘订单销售’的方式收购蚕茧。”曹光永说,合作社收购的蚕茧主要发往广西,合作社每组织收购1公斤蚕茧有1.5元的场地费,也就是说合作社每组织收购一吨蚕茧就可以净赚1500元。这样的收购销售模式无疑为当地收购蚕茧的小老板们上了“双保险”。

  据祥云县茶桑工作站技术人员介绍,从去年冬到现在,祥云一直持续干旱,受旱情影响,今年桑园严重缺水缺肥、长势缓慢,且病虫害比较严重。全站上下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基层“送策到村”“送技到户”“送学到田”,不断完善桑园节水灌溉配套设施,狠抓高产桑园创建、蚕桑新品种试验示范、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技术示范等重点工作。培植蚕桑龙头企业2家,抓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走出了一条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蚕桑产业振兴路子。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