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三大因素阐述近期猪价想要上涨不容易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7-23 字号: 收藏文章

  6月底国内猪价出现了止跌反弹,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涨幅超过2.4元/斤,这使得不少生猪行业从业者都感觉看到了希望,认为现阶段已经迎来了至少是2021年猪价的拐点,在后续将迎来上行的趋势,可惜好景不长,之后生猪价格再度滞涨下滑,开启了震荡偏弱的运行趋势。不过近期国内北方地区的暴雨灾害使得不少猪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作为生猪养殖强省以及生猪调出大省的河南更是受灾严重,部分郑州地区的猪场面临着停电断粮的危机,更有甚者洪水冲垮了猪舍生猪在水里扑腾的现象,这也有人说洪灾对河南一个养猪大省的影响必然会造成供应缺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涨猪价,下面就来分析目前生猪价格是否真的要迎来拐点。

  首先是生猪产能已经持续恢复至往年的正常水平。在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加9915万头,增长29.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同比增加934万头,增长25.7%。上半年生猪出栏3374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8639万头,增长34.4%;猪肉产量2715万吨,增加717万吨,增长35.9%。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是生猪产能已经持续恢复了。并且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相关饲料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猪饲料产量达6246万吨,同比增长达71.4%,饲料产量的增长只能说明生猪存栏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就算一些养殖户认为将猪只体重养得更大能够有效的降低高成本补栏的仔猪,但是在今年饲料价格较高但是生猪价格一直处于偏弱走势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得不偿失,相信很多有养殖经验的从业者不会盲目的压栏不断的增加养殖风险,这只能说猪多了,消耗了更多的饲料。

  其次是需求端对生猪的需求难以出现明显的增量。也许这里有人会说了,较低的肉价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所谓的猪肉自由,以前价高的时候或许只能随便买一点点,但是现在同样的价格已经能够买大概超过一倍的数量了,以前外出吃饭点一碗红烧肉就差不多了,而现在是吃掉两碗都没有压力。再加上之前特别是有新闻报道说四川某地区因肉价便宜出现了反季节灌肠的热潮,这导致了部分从事灌肠加工的商铺是人忙为患并早早销售一空,但灌肠毕竟是后续慢慢消耗的肉食品,现阶段的过渡消耗只能挤占后续的鲜肉的需求空间。在国内人口未发生明显的增长的情况下,加上今年水产价格的高企,低价猪肉的消耗增加肯定是必然。在目前三伏天持续高温的情况下,猪肉的消耗有限,就算是一些所谓的升学宴之类的需求提振,但毕竟在目前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情况下,谁家的宴席还能全部摆满猪肉食品,不应该是各类食品做成的佳肴摆满桌才能对得起相关的宾客,再加上政府出台相关的文件升学宴等的宴席规模不能超过多少,伴随着新冠疫情的零星存在也让参与的人员心有余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靠这些来带动猪肉的消费效果有限,不然需求多了为什么肉价没有持续上涨从而带动猪价的上涨?

  最后是偏弱运行的肉价近期不支持猪价的上涨。这里有人会说了,6月底短短几天的肉价及猪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有多少养殖户抓住了那个机会在高价的时候将生猪出售了?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家发布猪价预警并启动猪肉收储的消息提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不少养殖户得到消息开始等待涨价,前期的大猪逐渐消耗,生猪均重开始下降,加上政府发布猪价预警及收储猪肉的消息,屠宰企业为了抛售库存主动提升收购价格,从而达到抬升肉价的目的,从而腾出了部分库存。后面猪肉收储确实是开展了,但是所收储的是符合国家标准GB9959.2的Ⅱ号、Ⅳ号分割冻猪瘦肉,必须是收储交易日之后生产加工的产品,这样的条件有多少养殖户养的猪能达到标准,再加上猪肉收储本来就是为了稳定价格,而不是带动价格的上涨。据7月20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在回答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及后期市场走势时表示,国内生猪价格已经出现了连续五个月下降,猪肉价格已经不及2月期间最高价的一半,并且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定点屠宰企业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达2200万头,同比增加了66%。从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6月生猪屠宰量已经是近五年最高值,并且屠宰量已经是今年春节后连续第四个月上涨,这就是为什么猪肉价格遭遇“腰斩”的原因,在这样猪肉价格弱势运行的情况下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因素来支撑猪价上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最后还阐述下半年整个消费市场对猪肉需求会有所增加,但因生猪存栏持续恢复猪肉供应也将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生猪养殖户不要再赌市场,要多关注农业农村部门的官方预警信息,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做好节本增效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不要听信市场上一些小道消息,不要盲目的压栏,要有序出栏,不要再以投机心态来安排生产,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工作。

  文章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