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三级预警!国家发改委释放政策信号 猪肉价格跌到了底吗?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6-16 字号: 收藏文章

  曾“高高在上”的“二师兄”,如今已经跌落“凡间”。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6月7日-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低于6∶1)。发改委建议,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国家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认真做好《预案》组织落实工作,及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猪肉股冲高回落

  受此消息影响,6月16日上午9:30后,大商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快速冲高。A股市场猪肉板块早间也一度有所上涨,随后回落。

  截至上午收盘,同花顺猪肉板块内天域生态上涨5.90%,*ST赛为上涨2.40%;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多股冲高回落。

  有机构认为,如果6月第三周全国猪粮比价在6:1之下,将进入二级预警,临时收储或将启动。

  猪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69元/公斤,较14日的14.7元/公斤下跌了0.01元/公斤,单日跌幅0.07%;较去年同期的32.1元/公斤下跌了17.41元/公斤,同比跌幅54.24%。

  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6月15日,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7.77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5.7%,同比下降40.0%。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生猪价格下降的同时,饲料成本却有所上升,这加剧了行业的亏损情况。按照每头猪1800元的采购成本,卖掉一头300斤的肥猪要亏损约1000元。

  首创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师孟维肖认为,本周猪价再创新低,多地猪肉价格跌幅明显,居民低价购买猪肉愿望明显加强,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猪肉替代鸡肉的现象。养殖端看涨情绪浓厚,周初北方猪价止跌反弹;而南方消费较差,大猪出栏积极,南方猪价持续走低,已经出现了少见的“南肉北调”。

  海通证券认为,5月部分上市猪企的商品肥猪均重仍高于135公斤/头,预计市场上大体重肥猪的消化短期仍未结束,但随着消费的边际改善以及稳定市场价格政策出台,猪价继续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7.6%,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向合理水平回归。同时,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较以往明显提高。

  或将启动猪肉临时收储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其中,根据近年来养殖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由此前的5.5∶1~5.8∶1提高到7∶1,当猪粮比价处在7∶1~9∶1时不进行预警,为市场自发调整留有充足空间。

  根据《预案》,过度下跌情形预警分级: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由国家发改委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10%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

  申万宏源研报认为,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设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同时分国家和地方层面猪肉储备,分省级和城市建立一定规模的常规储备。后续或将依据《预案》要求,启动临时猪肉收储。在近期猪价快速下跌的态势下,5月上市公司披露出栏均价多数已跌破盈亏平衡线(即猪粮比7:1),而当前的猪价(6月13日14.78元/公斤)已经跌破6:1的预警线。《预案》出台或将在短期稳定市场情绪,防止猪价持续恐慌性下跌,形成一定的“托底”。

  海通证券研报认为,6月份以来,猪价延续下跌趋势,截至6月1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5.2元/公斤,已跌破猪粮比价6:1的预警线,距离5:1的一级预警线已咫尺之遥。新的猪肉储备调节机制预案的出台,有利于形成政策托市的“情绪稳定器”,防止出现短期内猪价的过度恐慌性下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