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河南滑县麦田“热闹”渐退,农民从“农忙”变“农闲”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2-25 字号: 收藏文章

  2月22日,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的麦田里,一辆大型智能喷灌机正在为返青小麦喷洒水肥混合液。

  今冬雨雪偏少,麦田旱象已现。以往,地头早已是农民抗旱浇水、侍弄麦苗的繁忙场景,而记者在滑县采访时,偶尔才能在地里看到一两个农民,他们或唠嗑,或看手机,好不闲适。

  “俺这儿流行‘线上’春管,手机上就能种地,地里人当然少咯!”该村焕永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边喝茶水边说。

  杜焕永点开“快手”APP,里面有不少他自己录制的视频作品。“最近很多农民朋友都咨询我,现在能不能给小麦浇水?据我的经验,受冻害严重的小麦要抓紧浇水……”记者随机点开一个,是他在自家地头录制的“教学”直播课。

  “往年我们会集中搞一些农技培训,但这两年由于疫情影响,现场不好开展培训,我就针对农民需求,适时录制一些线上课程,这样他们春管就不盲目了。”杜焕永说。

  如今,农技“云课堂”在滑县已经普及。

  在白道口镇西河京村,种粮大户黄国兴的微信一直“叮当”响,都是农民咨询春管的信息。“黄老师,我这个麦,黄尖儿咋处理?”不光有语音,还有人干脆发几段视频。黄国兴一一给出解决办法后说:“现在线上交流方便也省时,不用我来回跑着去各家看。”

  “抢农时、备春耕,一家老小齐上阵、人吵车闹机轰鸣”,这曾是滑县春耕的常态。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网络智能广泛运用,“热闹”渐渐淡出麦田,春耕从“线下”到“线上”,农民从“农忙”变“农闲”。

  在滑县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白道口镇刘营村村民刘国强正在浇麦。他准备过完元宵节就出外打工。“俺家有十几亩地,又包了十几亩,等我走后,俺媳妇一个人就能干。”

  “一个妇女就能种20多亩地?”记者问。

  刘国强说,浇地有地埋水管,拧开龙头就行,交电费通过支付宝转账,在“农管家”约飞防手打药……“连收麦都能线上预约,她一个人,咋不能干?”他反问。

  春管要“上线”,技术得先行。据了解,滑县把传统农技服务与网络结合,在河南省率先推出“滑县农管家”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民不仅可以与全县30位农技专家一键通话联系,还能购买播种、旋耕、打药等服务。

  近年来,产粮大县滑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大力推广高科技、高水平农业机械化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种植模式,广泛推行科技种田,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推动全县粮食增产量、增效益、降成本、补短板,种粮效益节节提升。

  科技带来喜人的数字。滑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52%,拥有机井量3.9万眼,居全国县级第一。202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9.91万亩,总产量165.251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