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介绍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这场发布会有哪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看要点梳理↓
谈乡村建设
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表示,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没有规划,乱搭乱建乱占就会冒出来,治理起来成本会很高,代价会很大,所以要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分类,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可以先干起来。同时,我们要强调编制村庄规划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展开,注重实用性,不能都推倒重来,搞大拆大建。村庄要保持乡村独特的风貌,要留住村庄的乡情味和烟火气,防止千村一面。同时,要严格规范村庄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严禁城里人利用农村宅基地建别墅会馆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说,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十分敏感和复杂,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同时也要明确,严格禁止城里人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也不能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要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谈农产品供给
中国的粮食安全有保障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的新高,比上一年增加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粮食库存目前非常充裕。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我们经受住了一次大考。生猪供应最紧张时期已经过去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大致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会越来越宽松。预计今年二季度前后,生猪的存栏大体可以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下半年,生猪的出栏和猪肉的供应将逐步恢复到正常年景水平。
谈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另外,我们还要确保规划要建成的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要努力种植粮食。
谈种业革命
我们要抓住机遇打好种业翻身仗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也是可控的。当前,我国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的种子都能够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目前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的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目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的科技革命,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2020年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
正在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
当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进一步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制度保障。同时,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等制定一系列专项政策。总体上讲,现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和基本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各地也进行了有益的、积极的探索。
文章来源:央视网、光明日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