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杭州大厦原董事长童民强,穿着围裙,手法娴熟地在厨房里洗切,一看就是练家子。他今天要为九个人做一桌菜,家里突然来了那么多人,换主妇的话也是有压力的。每一道菜他都谙熟于心。
“鲳鳊鱼,舟山来的,四五两正好,不能太大,太大肉就木了。小黄鱼要烧得入味一点,皮破了,卖相不好,味道是OK的。香干炒肉丝要加韭黄,用的是桐香猪油爆炒,香啊。这个酱肉也是桐香的,不柴,肥瘦正好,好吃。冬笋那必须是安吉孝丰的,两头尖,鲜甜。”这桌丰盛的私房菜摆在绿城深蓝广场的高层,宽大的阳台外是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和他为之奉献了半辈子的杭州大厦。
看得出是一位叱咤杭州商场风云的大佬吗?这分明是一位资深吃客,一位对什么是好生活胸有成竹的行家。
今年退休的他,已然是人生赢家,但依然停不下来。“我接下去就是满世界去找好的食材,品质第一,不好的绝对不要,数量有限,卖完拉倒,主要分享给朋友们。我会打造一批产品,比如说桐香猪肉,以后可以提供现烧现卖的服务。”似乎做了二十年奢侈品的他,繁华落尽见真淳,心里眼里,喜欢的是暖人肺腑的东西了。
2000年一个寻常工作日,上海某大牌公司门口,一个四十出头的男人在蹲点。
他的心里是焦虑的,面上却耐着性子一脸淡定。
不久前,他分明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人——隔着玻璃,就在眼前。向接待员一问,却被冷淡又不失礼貌地回复,“总经理在开会。”
敢怒不敢言,唯有继续痴等。2小时后,终得“召见”,进得门去。对方先问,“你们有什么品牌?”“八仟代、雅戈尔……”来来回回几轮过去,最后总归一句话,轻描淡写地打发了他。
很多年后,已从杭州解百集团、杭州大厦董事长之位退下来的童民强,还记得那句“判下死刑”的话——
“杭州,没有考虑。”
这场景他并不陌生。
“公司正在走流程,有消息会通知你。”
“我们目前没有这个计划,保持联系。”
“抱歉老板出差了,两个月后回来。”
类似的语言他已经反反复复听过多次——那几年,为了引进国际名牌,作为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副总的他,几乎每个月都跑香港,每个品牌都是主动出击,谈判周期总要一到两年。
2011年,他曾在微博里这样回忆那段挨家挨户敲门的跑江湖时光:
“零售界牛人其实也从苦行僧开始,15年前第一次去香港招‘亲’住熊猫酒店。为省一点银子,乘地铁,步行3公里,晚上10点到酒店,让客户等着见笑,实在寒碜。第一个品牌都本‘D'URBAN’总算有个结果,算是万幸,从此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
面前的男人,戴着方框眼镜,着一身休闲服,自如地坐在沙发上,身形精瘦,目光炯炯,几乎看不出年过六旬。他刚与部下在沟通新产品上线的细节,声音不疾不徐,却严肃较真。叱咤商海30余年的童总,依然像曾经无数次做的那样,细致谨慎地筹备着新的启程。
从一名化学老师转变成商场大鳄,又从奢侈品卖到了猪肉,提到童总,身边人总要提到他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一脚就敢跨出三界外的幅度。在他看来,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服务行业,本质上这点是共通的。
1985年3月16日,当时还被称为“杭州市工业产品展销大楼”的杭州大厦破土动工,并在此后很长时间里,都以杭州第一高楼闻名。如今提到杭州大厦,大部分人已不会想起,这里起初是一间三星级宾馆了。
1986年,童民强进入杭州大厦,在酒店部门工作了6年。当时除了宾馆,楼下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属于经委下面各个产业局的展厅。童民强笑言,这间耗资一个亿的高楼当年能建成,全靠第一代主人周顺来“骗”来的——他向12个产业局拉来投资,最后仅以17万的注册资本就将第一高楼建造而成。至于购物的地方,只有如今A座5楼餐饮那一小块地盘,当时的名字叫友谊商场,是酒店专门对外宾服务的商场。
1988年8月8日,杭州大厦更名并首次正式营业。1992年,老董事长楼金炎以超前的理念,为杭州大厦确立新定位:走“品牌”战略。一举让“商界老九逆袭成全国第一”的传奇故事。而这位杭大不可磨灭的一代掌门人,也成为了童民强此后几十年里的领导、师父。
当时有位记者做了个实验,专门赶在打烊前,到当时杭城各大商场购物。有的商场营业员不停催促,有的扎堆聊天,有的已经准备下班对客人说这儿关门了。唯有杭州大厦依旧服务热情,所有营业员站在走道两侧整齐送宾,记者形容“受到了总统待遇”。
“商场创名牌、商品做品牌”,用极致的服务让商场产生名牌效应,是杭州大厦优先做的事情。在这样的熏陶下,童民强很早就意识到,服务和产品,同等重要。
1994年,童民强正式进入购物中心,成为楼金炎的左膀右臂,一路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总经理,并在楼退休后接棒掌门。
上世纪90年代末,杭州商场大洗牌,工联商厦退出百货转做小商品,天工艺苑在一把大火后一蹶不振,著名的“十大商场”(杭州解百、杭州百大、杭州大厦、供销大厦、国大百货、工联商厦、天工艺苑、景福百货、华侨商厦、新天龙商厦)中的许多名字就此消失。
1997年是杭州商界的倒闭年,杭州大厦隔壁的新天龙商厦,正是其中之一。不久后,它成为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杭州大厦B座。也就在此时,杭州大厦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名牌路线,朝着如今的杭州第一奢侈品商场的方向迈进。自此,童民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家品牌方到另一家品牌方的路上,吃过闭门羹,做过冷板凳。
回溯2000年的杭州,沉寂了71年的西博会首次恢复举办,西湖还要收门票,互联网刚刚兴起,马云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成立阿里巴巴仅仅一年,《都市快报》刚刚创办一年,而杭州大厦,距离后来人们印象中的杭州第一高端奢侈品商场形象,尚且还有一半路要走。
当时每每向外边儿的品牌方提到杭州,多是收获一脸懵逼,只好用“在上海旁边”介绍。此话一出,即是一把双刃剑。那时候每到周末,杭州和上海之间总有两种人来去匆匆:从沪到杭旅游的上海人,和从杭到沪购物的杭州人。杭州的商场在上海面前乏善可陈,这点从品牌方到消费者,几乎可说是共识。
以2003年入驻杭州大厦的Burberry为例,此前杭州大厦花了一年多来谈判,对方始终不为所动。他们的态度很明显,当时在北京、上海都开了专柜,一说进杭州?那是自降身价。
“我们就说,不进来没关系,你来看一看,看看杭州的市场,看看杭州经济发展的情况。”童民强执着和细致的准备,最终说服了品牌方,负责人专程从英国飞来杭州。“看了以后,他们被杭州打动了——西湖很美,游客很多,杭州大厦的整体氛围也很好。特别是他们从国家内贸部、中国商会拿到一些数据后,就彻底被我们说动了。”
200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SARS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机遇。去不了香港的内地客人,吸引了国际品牌在内地的加速布局。也是在这个时候,兰蔻、SK-II、雅诗兰黛、宝格丽等国际品牌都被引入杭州大厦。
事实证明,杭州大厦有能力承载这样层级和体量的世界名牌。很多品牌在入驻后,都收获了远超预期的销售业绩。当年6月,杭州大厦一楼精品专柜的消费增幅近一倍,SARS结束后,杭州大厦一口气赚了400万元。
2004年,在经过两年筹备后,LV在杭州大厦开店。此前不下20次的谈判里,品牌方对杭州大厦提出了诸多细节上的苛刻要求,令童民强感到相当头疼。
先是以采取场地租赁制为条件,租金数字远低于预期;又希望将杭州大厦精品馆一至二层的整个外立面重装,装成印有LVlogo的巨型大箱子;后又从用电、送风系统等等方面提出要求;甚至细到让杭州大厦将门口抬高一个阶梯,将两排停车位改为一排,以便制造不过分凌乱的视觉效果和便利的密度等等。
为了这些,童民强也反复与师父楼金炎沟通,楼金炎的答复,让童民强吃下定心丸,“答应他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如果有人告诉你,杭州大厦的外立面是LV设计和装修的,还有比这更‘大牌’的宣传吗?”
就这样,LV在杭州大厦开出了国内百货商场的第一家专卖店。紧随其后,Dior、Celine、Fendi纷纷投来橄榄枝。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抵达,杭州大厦自此真正进入奢侈品时代。
今年春节后,童民强正式退休。几天后,新冠危机席卷而来。但童民强并不为其担忧,他深知,“服务、内容、产品,是零售的根本。”只要这些杭州大厦立足之本未垮,客人们总会回来。果真如2003年时那样,杭州大厦以其优异的服务和不同寻常的会员制度,产生强大的顾客黏性,仅今年下半年销售增幅已达到60%左右,其中,十大奢侈品牌就贡献了杭州大厦50%的营业额。
退休后的童民强,并未停留在旧日荣光里,新的征程开始了。4月起,他在国内的大江南北四处跑。内蒙、新疆、四川、云南、青海、山东......一边旅行、放松,一边考察。一路上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观察林林总总的物、欣赏千姿百态的景。
在北疆,他穿行在“新疆最美公路”独库公路上,广袤的草原,险峻的峡谷,看窗外景色不断变换,百转千回。夏天一到,瓜果成熟,遍地牛羊。这里昼夜温差大,有时一天能经历四季,白天光照强、降水少,夜里大家就“围着火炉吃西瓜”,比加了蜂蜜还要甜。
在青海,他看到了曲麻莱河下雨后的红色激流,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野毛驴,五彩缤纷的盐湖天境,戈壁深处的U形公路。还在青藏高原上拜访了不下十个寺庙,与庙里的少年和尚们聊天,介绍家乡杭州。
在内蒙,零下五度,民宿酒店纷纷闭门谢客的季节,他驶入白雪覆盖的大草原,看眼前大地,白茫茫一片落了干净。在迷人的白桦林间,偶遇北国大漠的金色晚霞。
当然,童民强的旅途中,最不可或缺又独一无二之处,在于他觅食的本领。
就在今年6月底,从新疆回来的当晚,童民强接到云南好友阿洪的电话,电话那头兴奋而不容拒绝,“明天到香格里拉来。”于是行李还没打开又原封不动装回去,第二天一早就坐飞机赶往迪庆。这一刻童民强期待已久——雨季到了。每年一到雨季,云南高山上的野山菌们就开始疯长,挖松茸的好时候到了。
松茸被称为“菌中之王”,除了菌菇的鲜甜,还混合着薰衣草、玫瑰和甘草的香气。松茸不可人工培植,只能天然生长。生长环境也极为苛刻,只有在3000米的无污染高海拔森林里,才能寻得。松茸破土需要五六年,出土到成熟却只有短短7天,因而产量稀少,极为珍贵,可遇不可求。迪庆香格里拉,就是“松茸之乡”。
为了找到顶级松茸,一到香格里拉,童民强便来到仔尼村,穿上极具仪式感的藏族服装,与当地卓玛们一同上山,进入云南横断山脉原始森林,爬到3700米的高山之上。这会儿的松茸还在土下,富有经验的卓玛,手握竹棒,紧盯松树。看到树下某处,显示出不明显凸起的地方,好,找到松屋了。一竹棒下去,轻轻一撬,撬起来,就能挖出松茸,一挖一个准。
一番考察后,童民强对云南的菌菇有了更细致的了解,也有了更深的爱好。并不只有松茸,云南菌菇一年四季都有好东西,独特、好吃。“比如最近,又到了黑松露的季节。黑松露就更难找了,在英国,人们会用猎犬来寻找,在国内,以前还用猪,猪的嗅觉之灵敏堪比狗,但问题是,猪啊,一看到黑松露,一口就给你吃了......”讲起觅货的经历,童民强滔滔不绝。回到杭州后,他专门用香格里拉带回来的松茸,做了一场小型松茸宴,得到朋友们一致好评。
有时,不必翻山越岭,就在我们身边不远处,也有珍贵稀缺而不为人知的好物。就在三小时车程外的千岛湖,童民强来到湖水深处的鲟鱼养殖场,看到深水网格里的鱼群。没错,此行正是为了探秘鲟鱼卵,也就是“西方三大珍珠”之一的黑鱼子酱而来。童民强眼前的573平方公里生态水域之下,藏着30000尾鲟鱼。
鲟鱼,是地球上体型最大、寿命最长的淡水鱼类,被称为“水中活化石”。鱼子酱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从大约两千年前,已是皇室贡品。与此同时,鲟鱼产量少、生长周期长,从幼鱼到成熟产卵,需要7-10年左右的时间,因而弥足珍贵。
但很少有人知道,世界最大鱼子酱生产商,就在千岛湖。这里95%的鲟鱼子酱,会出现在法国22家米其林三星餐厅、纽约5家米其林三星餐厅、汉莎航空头等舱以及各大五星级酒店的餐桌上,占了世界鱼子酱市场份额的30%。
童民强一行人还穿上全套行头,4人合力,下水抱起了一条1米多长、百余斤重,养殖已有10年的鲟鱼。
在青海藏区喝青稞酒、品酥油茶,在新疆吃烤全羊,在山东的隐秘渔村里,他与渔民喝酒聊天、尝遍海鲜......
他不走旅游团路线,只到最接近当地人真实生活的地方去,寻找不为人知的好物。
以一己之力,提升杭州的眼界,是杭州大厦始终在做的事。在这34年间,童民强目睹了人们对品质和美的理解不断变化。从上海、香港到欧洲,卖了几十年奢侈品,如今他相信,是时候回到我们自身,回归到人类真正需求的东西。
“一年24个节气。不同时节,藏着不同的风味好物。去最原生态的地方,找到最时令、最优质的食材,然后烹饪成美食分享给大家。”用更好的东西来为人类自身服务,就是他的下一步追求。于是,他将自己游历后找到的精品好物,汇成了他的“童味生活”频道。“人活着,总还有点理想。”
前不久,在城秘王叔的安利下,他又在桐乡找到一头猪。
和松茸、鱼子酱这些稀世美食比起来,猪肉几乎出没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之上,看似平平无奇,但当他走进桐乡华腾牧业的猪舍里,与一门心思好好养猪的沈建平细细交谈后,他明白,即使是一块最日常的猪肉,要将其养得安全、健康,背后同样有着近十年细致研究的苦功夫。
和当年跟杭州大厦门前的一节台阶过不去的LV一样,沈建平为了一头猪,甚至花上七八年专门净化一片土壤,为每只小猪戴上芯片,记录其体征情况。在一个追求快捷高效的时代,耐着性子沉下心,跑到荷兰考察,请来比利时专家,给猪装地暖、吃红参......
在别的猪吃着抗生素疯长三个月就出栏的时候,这里的每头猪,都在与外界隔绝的小天堂里住上300天,过着打工人们羡慕的精致猪生。
对品质的执念,让童民强在一头猪身上,看到了奢侈品大牌的理念和态度,而这么好的猪肉,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未被大众所认知呢?
这以后,童民强前前后后去了华腾5次,买下了所有猪的产品,回来一样一样亲自下厨品尝,既从一个美食爱好者的视角品尝,也以一个商家的角度考虑,为华腾仔仔细细地分析了产品线。童民强意识到,在养猪匠人沈建平不擅长的领域,他这个资深商业人,可以做一些事,为推广这样健康的猪肉好物,更为了引领这样美好的品质生活。
文章来源:城市秘密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