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我国九成以上生猪已为“洋猪”,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称,种猪就是“猪的芯片”,现在必须冲上去自己解决。10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联手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我省首个生猪大数据基因组育种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动物医学院院长赵书红介绍,大数据育种是对传统生猪育种的提升,结合准确的性能测定大数据,加上基因组大数据信息,可以大大提升育种的效率和速度,带动种猪改良和效益的提升。
湖北是养猪大省,常年生猪存栏在4200万头左右,但省生猪养殖协会会长雷贤忠透露,我省种猪基本被国外品种控制,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开发的湖北白猪已不见踪影,当阳清平猪、通城猪、恩施黑猪等本土品种越来越少。湖北金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三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猪站,种猪研发实力国内较强,总经理潘向阳说,当前行业育种体系不完善,对国外优良种猪依赖程度高、国内核心种源水平不够,造成母猪产仔率不高、成活率低,一旦国外停供种猪,我们将面临无肉可吃的窘境。
目前,金旭农发公司和华中农业大学已联合成立战略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相关研究目标、内容、规划、方案等落实和课题工作小组的科研育种工作。
潘向阳透露,通过合作培育完全属于自己的核心种猪,牢牢掌握“猪芯片”,走出“国外引种—退化—国外引种—退化”的循环怪圈。通过科技赋能,建立起特色的优势生产体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