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生了,生了,这一窝共10只猪崽。”日前,灵山县檀圩镇甘梅村委会脱贫户陈广业高兴地笑了。这一窝猪崽,养成大肉猪,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连续在母猪窝守了几天的他,因为“丰收”而喜笑颜开。
陈广业是2015年甘梅村委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肢体没有右手掌、属三级残疾,妻子患小儿麻痹,只能做点家务和种点菜,由于需要养育三个儿女,家庭生活艰难而拮据。2019年,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动员下,陈广业开始发展养猪产业。身残志坚、积极生活的他,终于在2019年底脱贫,走上致富路。
不干则已 干就干好
在邻居眼里,陈广业是一名勤劳的老实人,他的收获全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记者在他的猪场看到,整个猪栏干干净净、通风透气,走完一圈,都没闻到臭烘烘的味道,那些大猪、小猪吃饱了都舒舒服服地躺在干净的地上,全身上下整整洁洁,没有一点脏东西,不难看出,猪场的主人用力之够、用心之深。
“每天我都会冲洗好几次猪栏,让它们的生活环境好些,也会有助于它们快乐地生长。”陈广业说,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既然选择了发展养猪产业,就要认真地对待,他永远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属于脚踏实地之人,只要肯付出、乐意做,人生再难的坎也终将会过去,美好生活便会张开怀抱在前方等你。
全力发展 致富有路
早在2019年前,陈广业仅靠种0.1公顷水稻和约0.1公顷的辣椒,外加圩日售卖小五金,生活一直是在艰难中度过。2019年,驻村工作队员入户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动员陈广业发展养猪产业。陈广业动心了,利用自有资金和外借资金建了一个养猪场,可容纳上百头猪,当年3月就养了10头母猪,利用母猪产崽,再把猪崽养大成肉猪。在2019年5月份的猪瘟中,他技术过关,消毒杀菌工作做得好,每天清扫消毒猪栏两次,所以他的猪场幸免于难,熬了过来。猪瘟结束,猪肉价提上来了,陈广业开心极了。后来,年底一头肉猪可卖到均价5000元,当年出栏20多头肉猪,总收入达10多万元,年底他成功摘下贫困户的帽子。陈广业响应了国家政策,2019年又获得了1万元的产业奖补。
经过陈广业大力发展,今年猪场母猪头数达到22头,现存栏小猪60多头,大肉猪基本卖完了。一头净水15公斤左右的小猪可卖到均价1000多元,目前养猪场里,总计大概有50头大小肉猪。
今年6月初,陈广业主动申请了小额贷款,贷款5万元,准备再建一个养猪场,把母猪和肉猪分开管理养殖。2020年,按照市场价格,他的养猪场预计年净收入近20万元。2020年,他还获得5000元的产业奖补,外加2500元的奖励发展资金。
奋斗不止 多方创收
养猪产业带来的收获让陈广业备感生活的美好,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觉得不能因为有了成绩便沾沾自喜,要趁着自己还年富力强,开拓更多的创收渠道。
今年自5月份开始,他参加非固定性公益岗位,每天在打理猪场之余,还去打扫低田村内卫生,维修保养村屯道路,喷洒农药清除道路两旁的杂草,方便群众开车出入低田村。陈广业在华山场还有一个小小的摊档,每逢圩日就售卖小五金,虽不多,但也有一点小小的收入。
“我要把有限的精力投放到更多的地方,我相信,用自己的双手,一定会改善家庭生活,让家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对于未来,陈广业信心满满,他表示还要扩大养猪规模,争取早日走上小康道路。身残志坚,创造别样人生,他正是主动脱贫致富走上小康生活的好榜样。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