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遵义市:“黔北粮仓”唱响丰收赞歌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9-23 字号: 收藏文章

  提要

  春种秋收,又是一年丰收季。

  今年,遵义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按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思路,把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满栽满种、满点满插,粮食生产形势好于去年。该市还紧盯关键时节、关键环节,出台春耕备耕十条举措,狠抓工作调度,成功克服疫情影响,保障春耕农资供应,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实现稳中有升。

  遵义市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按照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四新一高”的理念,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茶叶、辣椒、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红高粱、生态畜牧渔业、竹、花椒8大农业产业欣欣向荣。

  又是一年好收成

  遵义茶农在清香阵阵的茶园里“采”出了丰衣足食的好生活,全市投产茶园面积171.4万亩,产值107.7亿元。

  遵义椒农在红彤彤的辣椒地里“摘”出了有滋有味的好日子,全市辣椒种植面积212万亩,产值62.48亿元,39万户椒农户均收入1.6万元。

  遵义菜农在蔬菜基地里“种”出了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全市蔬菜累计完成种植面积164.2万亩,产值46.25亿元;食用菌1.7亿棒。

  金秋时节,欢笑与满足溢满“黔北粮仓”,遵义人用汗水和智慧尽情书写属于他们的丰收故事。随着农村产业革命推进,“黔北粮仓”正向“黔北钱仓”昂首挺进。

  数说丰收

  遵义市投产茶园面积171.4万亩,产量9.19万吨,产值107.7亿元。

  遵义市辣椒种植面积212万亩,产量163.64万吨,产值62.48亿元。

  遵义市蔬菜累计完成种植面积164.2万亩,产量215.81万吨,产值46.25亿元。

  截至今年7月,遵义市肉羊存栏76.62万只,出栏34.05万只,羊肉产量5950吨;牛存栏98.8万头,出栏肉牛13.1万头,牛肉产量16900吨。全市羊存栏、出栏排名全省第一;牛存栏、出栏排名全省第二。

  生态与俏销同行 资源禀赋成为比较优势

  “还有货吗?”

  “什么时候再团?”

  两个月前,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搭建了“珍品入遵”团购群,以微信小程序为购买媒介,从严把关产品质量,精心组织了鲟鱼、辣椒酱和时令水果青脆李、苹果桃等本地农特产品,在线不定期推荐,消费者回头率蹭蹭往上涨。

  “本地农特产品回头率高的原因是颜值高、品质好。”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邹家文说。

  遵义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肥沃土壤孕育了好酒、好茶及其他优质农产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以来,遵义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产品标准不断提高,家门口的“菜篮子”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农业企业实力也不断夯实,全市已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174家、市级龙头企业总数达7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7016家。

  除“珍品入遵”团购外,遵义市还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上海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西部(重庆)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使遵义农特产品俏销各地。

  为将资源禀赋快速转化成为比较优势,遵义市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把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办法,坚持打遵义牌、生态牌,围绕茶叶、辣椒,培育打造了遵义红、遵义绿和遵辣1935等公共品牌。全市农业产业“两品一标”认证面积200多万亩,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个。

  山区与坝区齐舞 “四新一高”展开大布局

  今年夏天,红花岗区深溪镇的店子坝区成了遵义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荷塘风光,还能吃上新鲜的鱼虾和水果,十分惬意。

  “依托遵义坝区发展的东风,我们专门设置党员责任田、技术服务区、矛盾协调岗等,组织党员群众立足优质土壤资源和丰富水资源,以‘藕+鱼’一条产业主线,蔬菜水果种植、鱼虾蟹培育两项配套体系,种植坝区、水果基地、水产市场三条发展路径,让坝区提质增效。”深溪镇党委书记陈健说,店子坝区从单一农业种植发展为农旅结合,“大变身”着实让群众尝到甜头。

  在遵义,同样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231个坝区,预计今年将实现60亿元产值。

  为全力推进坝区发展,遵义让山区和坝区齐舞,首创“坝长制”,盯坝长、抓坝区、成坝业,坝区由星星点点向全面开花演变。与时俱进提出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逐步打通产业延伸的“堵点”和产业拓展的“痛点”。

  今年还出台《遵义市与时俱进落实“四新一高”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四新一高”内涵再升华,对发展观念再革新,对科技投入再加码,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当前,遵义市231个坝区已建成样板坝区15个、达标坝区73个,分别列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2019年全市坝区实现总产值46.33亿元,平均亩产7900元,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735元。茶叶、辣椒、蔬菜(食用菌)、中药材、酒用高粱、生态畜禽(渔业)、竹子、花椒(含刺梨、油茶)等八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正快步实现高效益。

  机遇与挑战并存 纵深推进绿色食品工业

  于遵义而言,把地种好只是第一步,把叫好的绿色原材料加工成卖座的绿色食品,才是遵义农业产业做强做优的目标。

  借助农村产业革命的良好态势,遵义依托“为卖而种、为卖而养”蓬勃发展起来的各大主导产业,把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推动农产品生产大市向绿色食品工业强市转变。

  今年出台的《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绿色食品工业聚焦破题,向初步建成全国优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目标全速迈进。

  ——建成千亿元级园区1个、百亿元级园区3个、十亿元级园区4个以上;

  ——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

  ——形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

  ——力争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个以上,检验检测中心2个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以上。

  锁定以上目标,遵义白酒制造、精制茶加工、辣椒制品、生态畜禽肉及肉制品加工、以竹笋和食用菌为重点的蔬菜加工、调味品制造、地方优质食品加工等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抢占绿色食品工业市场份额的大比武,农业产业也将在这场比武中得到质的飞跃。

  从农业产业的单调“独唱”,到一二三产业的倾情“合奏”,遵义的这首丰收赞歌越发悦耳动人。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