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河北:电力“黑科技”助“三夏”无忧不误农时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6-11 字号: 收藏文章

   夏收季节,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往返穿梭的同时,也将玉米进行了播种。为确保不误农时,河北多地电力部门通过大数据监测平台、无人机智能巡检、新型地埋电缆测试仪等“黑科技”精准助力“三夏”。

  “地埋电缆运行安全、不占耕地、线路损耗低,因此随着农村电网的升级,定州市超过78%的农业排灌低压线路采用了地埋的方式,但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也偶尔发生断线故障。”国网定州市供电公司大辛庄供电所职工杨光涛说,以前地埋电缆出现故障后只能粗略测出位置,需要多人在田间挖沟,抢修下来至少半天时间。

  基于此,日常喜好研究的杨光涛经过一段时间尝试,设计出了新型地埋电缆测试仪,可将故障点位置判定精确到10厘米范围内,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杨光涛说,前几天他们辖区内齐堡村的一处机井发生故障,在这个测试仪的帮助下,15分钟就完成了修复。

  在河北省定兴县贤寓镇麦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沿着供电线路飞行。国网定兴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黄烁说,“三夏”期间农业用电激增,因此他们采用无人机进行巡线,15分钟能完成人工1小时的任务量,而且巡线范围更广,如导线、绝缘子、杆塔等处的情况,是人工巡查时不易发现的。

  此外,多地供电公司之前设立的电力大数据监测平台也在“三夏”中广泛应用。

  “你那边电压有些异常,我们需要去现场检查一下。”9日,河北省易县高陌乡的郭进彪突然接到了易县供电公司电话,当地供电部门通过电力大数据监测平台发现了这一现象,经过共同检查,确认郭进彪的智能电表接线端子出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维修。

  在河北省曲周县前赵固村,村内3000余亩小麦刚刚完成收割,玉米进入抢种期。“往年因为线路负荷超载,20多眼机井只能开15眼,有的地里浇不上水,村民很着急。”国网曲周县供电公司安寨供电所所长石凤云说,今年他们利用电力大数据监测平台,提前对相关线路进行整改,并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高发线路进行特巡,预计今年可以提前7天完成全村土地浇水。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