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据了解,“先建后补”方式是指申报项目主体利用社会及金融资本,自行筹集建设所需全部资金并先行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门验收合格后,对所建工程给予适当财政资金补助,一次性支付给项目申报单位的项目管理方式。“先建后补”项目的建设内容需符合河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建设标准不低于本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
方案提出,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经营1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具备必要的项目建设、筹资投劳能力,可申报“先建后补”项目。项目用地为规模流转耕地或自有耕地。规模流转耕地时间在1年以上,项目申报时剩余流转年限不少于3年。“先建后补”项目拟建项目区应在本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范围内,除建设规模外,需符合当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要求。拟建项目区耕地要相对集中连片,连片规模原则上不低于200亩。
在财政资金补助标准方面,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先建后补”项目区农田基础、地形条件以及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技术先进性、投资额等因素,参考本地当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资金亩投资标准,提出“先建后补”项目财政资金拟补助金额。“先建后补”项目亩均省以上财政资金补助金额原则上不高于1500元。鼓励“先建后补”项目单位在省以上财政资金补助基础上提高投资标准,高出部分由其自筹解决,市、县财政部门可根据财力情况适当安排资金予以补助。
方案要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研究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效途径,与金融监管、银保监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信息、财政补贴信息、重点建设方向及时向国家政策性、商业性等金融机构进行通报,形成推动河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合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