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田间地头显神通——常德市春耕生产见闻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0-03-25 字号: 收藏文章

  3月24日,春和景明,沅澧大地生机盎然。记者穿行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火热的生产景象。

  连日来,为确保实现今年粮食“稳面积、稳产量”目标,常德市层层发动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提供保障,乘着政策东风,各地种粮大户抢抓机遇,各显神通,奏出一支高亢的春耕生产进行曲。

  科技助农提效率

  24日上午,记者来到汉寿县毛家滩乡牛路村时,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正在金穗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人对一块19.8亩的早稻秧田进行清沟沥水。

  这片秧田的主人是合作社法人代表、种粮大户童晓华。一个星期前撒下的湘早籼32号稻种,已在垄间薄膜下吐露嫩芽。再过一段日子,这些秧苗将被移栽进900亩大田里。

  “到时候,‘种田神器’一下田,三四天就能搞完。”童晓华说。

  “这么快?”记者有些惊讶。

  童晓华乐呵呵地带记者向合作社走去,指着一台崭新的机械介绍:“今年有了它们帮忙,我都后悔没多流转些土地呢。”

  原来,童晓华说的“种田神器”,是湖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出品的2ZPY-13A有序抛秧机。这种看似“骨骼清奇”的农机,一台一天可抛秧80亩,与同行距插秧机相比,工作效率提高1.5倍。它还具有不伤苗、行距可调等特点,能使水稻总体产量提高7%左右。

  去年,中联重科农机项目落户汉寿高新区。汉寿县专门拿出2000万元,支持公司研发生产水稻机种设备。童晓华今年一下买了3台有序抛秧机。原价14万多元的机子,经各层面补贴,每台到手只需4万多元。

  为推动有序抛秧机推广使用,汉寿县还采取“4+1”办点示范模式,即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一个农机综合服务公司搭配,在全县建立5个3000亩以上示范基地,并为每个基地奖励5万元。

  据了解,常德市坚持藏粮于技,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推广“农事委托”、代耕代种、共享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同时,推广全程机械化操作,支持各种专业组织开展机育、机播、机插、机抛等服务。通过线上培训和现场辅导,目前全市有3.5万名农机作业人员已上岗服务。

  集中育秧保质量

  育好秧、育足秧、育壮秧,是为粮食生产扩面、增产打基础,也是保证机抛机插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向家巷村天水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中心,记者看到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该中心占地3.5亩,跟温室大棚一样采用透光设计,在喷灌系统作业下,空气中水雾弥漫。铺在地上的机抛秧育秧盘里,青苗滋长,绿意盎然。

  位于育秧中心右侧的旋转式自动化育秧苗床旁,几名工人正将“中早35”稻种播撒、上盘,全程流水线作业,忙得不亦乐乎。这个育秧苗床上下共可放置8层秧盘,每天运转7小时,保证各层秧苗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和水分。

  合作社法人代表匡松国介绍,这里集中培育的秧苗,除了供合作社1020亩大田用,还将用于其他农户1000多亩田。

  据介绍,谢家铺镇有种粮50亩以上大户140户,全镇水田流转面积达到60%。目前,已落实12个育秧主体,专业化集中育秧秧田达到138亩。

  “我们狠抓压单扩双,坚决杜绝耕地抛荒,今年双季稻种植面积将增加1万多亩,增幅达到30%以上。”谢家铺镇农业和农村经管站站长粟绍军告诉记者,从2月下旬开始,镇里对所有合作社和大户进行政策宣传,为他们算好种植双季稻的经济账,为实现粮食生产扩面增产打好基础。

  为保证秧苗质量,谢家铺镇大力推广集中育秧技术。“从每一粒种子开始,我们全程提供跟踪服务和指导。”粟绍军说,他们还在品种选择、全年搭配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指导,紧紧抓住“常德香米”现代产业园建设契机,率先提出“三定”(定主推品种、收购企业、保底价格)措施,大力推广优质稻。去年优质稻每亩平均增加收入200元,全镇推优3.1万亩,为农户增收600余万元。

  目前,鼎城区依托各育秧主体,实施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9.1万亩。在每个集中育秧点,区里安排一名行政负责人和两名技术指导员蹲点指导,确保关键技术推广落实落地。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集中育秧主体给予补贴,辐射带动全区落实早稻集中育秧21万亩,为完成全区62.5万亩早稻种植任务奠定了基础。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