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深加工资讯

白酒业甩不掉的高库存 分享到 来源:转载 作者: 发布:2016-04-27 字号: 收藏文章

白酒上市企业2015年年报陆续发布,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古井贡酒、今世缘等11家酒企的存货均呈现上升趋势。库存高企意味着企业出货量下降,同时也掣肘企业现金流动,这也意味着今年去库存仍将成为上市酒企的主要任务。


近八成酒企库存逐年上升


截至目前,白酒行业19家上市酒企中,已经有14家发布了2015年年度报告,北京商报记者梳理财报发现,近八成上市酒企的存货呈现上升趋势。


白酒龙头企业贵州茅台2012-2015年期末存货分别为96.66亿元、118.37亿元、149.82亿元、 180.13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4.49%、22.46%、26.57%、20.23%。而茅台去年的营业收入为326.6亿元,即其存货价值已经将近全年营收的一半。


另一家领头羊企业五粮液,存货也由2012年期末的66.8亿元,涨至2015年期末的87.01亿元,约三年时间增长了20多亿元。


此外,沱牌舍得的年末库存也出现偏高情况,据财报数据显示,沱牌舍得去年全年营收为11.56亿元,但其去年的期末存货高达21.18亿元,超过全年营收9亿多元。


除此之外,洋河、古井贡酒、今世缘、顺鑫农业、皇台酒业等酒企的存货皆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


据了解,存货包括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并不包括渠道库存。而存货的连年上升即代表库存周转次数与出货量的下降,并对企业现金流形成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白酒企业与经销商的交易关系通常是先付款再发货,所以以上存货中,有可能含有部分已经付款但尚未发货的货品。


产能过剩是主要原因


自从2012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整个行业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在此情况下,所有酒企都遭遇了挤压式增长,产品竞争加剧、渠道流通不畅,直接导致了酒企出现库存高企的情况。


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指出,近年来产业结构转型,大多白酒企业在持续去库存,但主要消化的是2012年以来的积压产品,再由于行业一直处于深冰期,销售情况并未好转,在这段时间又形成了新的库存,致使部分酒企的库存越来越高。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白酒企业有着存量绑架的问题,一方面库存过高对于公司流动资金不利,但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又必须储备足够的库存,这也使酒企两难。此外,对于上市酒企而言,调低生产目标关系到如原材料采购、政府税收、员工安置等多方面因素,且经营目标的设定通常是以上一年的经营销售情况为依据,具有滞后性,因此也不难理解部分白酒上市企业因生产目标偏高,而间接导致了库存上涨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白酒企业尤其是地方性龙头企业,其经营业绩关系到当地税收与人员就业问题,其生产经营目标通常由政府主导,并不是单纯由市场供需关系而决定。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名酒企为了维护旗下产品的价格体系,去年以来推出一系列提价、控量保价甚至是回购产品等措施,这些情况都导致了部分酒企的库存积压。


需提升渠道精细化


晋育峰指出,白酒企业去产能、去库存,首先要抛开过去“业绩为大”的思路,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产品供需关系合理地定制经营目标,提高生产计划准确率,并且合理管控物流系统,以降低企业库存。此外,酒企可通过转变厂商合作模式,从过去的交易性合作模式转变为战略性合作模式,即由厂方专业团队协助经销商消化商业库存。


事实上,这也是部分酒企近年来的渠道政策,如茅台去年取消了大区经理负责制,重新实行省区经理负责制,以提升市场管理的精细化及内部沟通和市场反应效率,这也是符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发展趋势。


蔡学飞进一步表示,去库存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市场投入,扩充经销商队伍,通过下沉渠道提高终端渠道销售能力;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酒企还可以加大渠道促销力度,加快产品流通率,以降低企业库存。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酒企库存从侧面反映的是企业的出货量,库存呈增长趋势,即意味着出货量的下降,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尚未好转,白酒行业走出低谷尚待时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