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深加工资讯

国产糖市场主导地位被削弱 分享到 来源:转载 作者: 发布:2013-12-27 字号: 收藏文章

    我国海关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进口食糖475714吨,同比增长272.41%,进口均价为428.84美元/吨;1—11月我国进口食糖411.1万吨,同比增长18.2%,411.1万吨是     今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
    194.5万吨的2.1倍;1—11月我国食糖进口额为18.8亿美元,同比下降10.2%。
  据了解,1—11月我国从巴西进口的食糖最多,占全国总进口量的70.6%,其次是古巴等国;1—11月我国进口食糖数量居首位的省份是山东,其次是辽宁、广东、天津、江苏、广西等省(市、区),其中山东省占比41.4%。另外,1—11月我国进口甘蔗86.9万吨,同比增长32.6%。
  近几年,我国食糖产量保持在1100万-1300万吨,加上进口一部分食糖,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糖价在相对高位运行平稳,国产糖在国内糖市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广西主产区食糖生产形势的好坏决定着糖价的涨跌。但随着沿海地区原糖加工能力快速扩张,在国内外糖市近几年长期保持着较大价差的刺激下,进口食糖开始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同时走私食糖的数量比较大,这大大削弱了国产糖的主导地位。
  近日在我国食糖主产区广西调查时了解到,今年我国食糖进口量有可能达到460万吨,在进口食糖已经大大压低国内糖价的基础上,随着国际糖价向16美分/磅靠近,以及进口食糖源源不断到港,国内糖价会进一步走低。而在2013/2014榨季北方甜菜糖产量减幅较大的情况下,进口食糖会以惊人的扩张速度抢占国产糖传统销区市场,国产糖的市场份额将收缩。
  已在广西南宁从事食糖贸易近30年的老木告诉记者,在进口食糖的冲击下,国内食糖售价和生产成本近两年甚至出现了倒挂,上榨季广西食糖行业估计亏损16亿元左右,仅有13家糖厂实现了盈利,部分规模较小的糖厂甚至面临生存问题。我国食糖行业已经到了要认真思考如何走出去和生存下去的关键时候了。
  目前,在国产新糖大量上市之际,进口食糖也在大量到港,两者对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这使得国内糖价不断下滑。据了解,广西柳州等地新糖集团实际成交价近日已经跌破5000元/吨,郑糖主力合约期价更是一跌再跌。而在河南、山东等国产糖的传统销区,国产糖和进口食糖已经形成了对峙局面,其中国产糖略占下风,如河南等地终端用户更愿意采购进口食糖。
  糖商老木认为,近两个榨季处在增产周期的国内食糖产量并不能满足需求,同时为了保证食糖产业的良好发展,稳定糖价,我国政府还在生产旺季进行多次收储,但国内糖价出现了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国产糖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削弱,后期国内糖市或许会出现国产糖、进口食糖和淀粉糖等“平起平坐”的格局。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