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11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从市场调研和消费产品创新研究公司英敏特了解到,公司最新关于中国乳制品市场的最新研究显示2015年市场的牛奶需求量将超过国内供应量,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
数据显示,国内零售的需求量及非零售牛奶的需求量预计在2012-2017年之间将增加8.2%,而国内奶源供应量增加的速度仅为1.2%。
英敏特高级研究经理David Huang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需求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没有足够的农场来养活中国这越来越大的“胃口”,并且每头奶牛的牛奶产量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价格可能会上涨。”
根据英敏特的报告,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乳制品的销售量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因此,国内生产量无法跟上奶制品比如:牛奶,奶粉,冰淇淋和奶酪等的需求量。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已经从2007年的16升至2012年的24升,是复合增长率的9.1%,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五年增加了50%。乳酪块在单独包装的奶酪中自2007年以来增长了39%,增长值在2008年和2013年之间,从人民币3亿2千8百万元增长至人民币17亿元。
英敏特的研究显示,而在消费者消费习惯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更昂贵的牛奶产品,包括冷制鲜奶和进口牛奶。
“另一个推助价格上涨的因素将是需要扩大和改善中国的“冷链”系统,牛奶制品需要不断制冷,但中国各城市近年来的冷链系统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导致了该系统增加了奶制品的成本。”David Huang继续说道。
而英敏特的消费者分析师徐如一表示,在此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扩大对低线城市的渗透率来增加市场份额,尤其是销售常温奶,如高温灭菌奶和奶粉,在已经购买牛奶的消费者中增加消费频率。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