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中国玉米供应链服务平台 三农服务 / Market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三农服务 > 三农资讯 > 三农详情

湖北武汉粮食丰产更具含“新”量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 发布:2024-10-10

  金秋时节,稻浪千重,湖北省武汉市各产粮大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初步调查统计,该市今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4年,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筛选新型优良水稻品种,加快农机更新换代,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粮食不仅“种子好”“种得好”,还能“产得好”“卖得好”。
   中国种都建设发力,好品种好收成
  “我一眼就相中这个品种,它能挺住今年的高温,结实率还这么高。”9月20日,在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上,黄陂区王家河街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相中了“汇两优78”水稻品种,与选育企业签订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协议。
  看禾选种,让农民种地更有信心。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各区广泛开展品种展示示范活动,组织“江城优米”评选,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武汉培育的红香优丝苗获得“江城优米”金奖后,市场辐射长江流域各省,播种面积增长了近4倍。
  “没想到,今年经历了连续高温,收成还这么好。”9月30日,仓埠街锦绣滨水产业园农户陈艳清站在自家田头,笑得合不拢嘴。他种植了200多亩“襄两优338”水稻,亩产达767公斤。武汉市种业协会会长崔登维介绍,“襄两优338”品种去年通过审定,今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具备耐高温、抗倒伏、结实率高等优点,获得武汉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移栽之星”金奖。
  丰产的底气来自“武汉·中国种都”建设的丰硕成果。依托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武汉打造了7000亩杂交水稻科研基地与30万份种质资源库,促进包括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在内的百余项成果转化,为种业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农机新模式,省人力更高效
  今年丰收季,在黄陂区永旺智慧农场,10余台无人驾驶收割机穿梭在稻田,它们配备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可自主作业。
  仅仅5分钟,北斗智能收割机就收割完了一亩地。“传统农机收割一亩地大约要10分钟,纯粹靠人工,一个人2天才能收割完一亩地。”永旺智慧农场负责人介绍,通过北斗卫星定位,智能农机作业的路线更加精准,投入的人力更少,作业效率却更高了。
  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正成为武汉改善粮食生产方式的主旋律。目前,武汉市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84%。
  近年来,武汉市新城区各专业合作社纷纷采购智能农机,加快农机更新换代。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不仅提供农机购置补贴,减轻合作社的初期投入压力,还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帮助“新农人”掌握先进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
  育秧、打田、插秧、除草、施肥,直到粮食收割、烘干,这些农活,都可由专业人士“代工”。武汉市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探索出“农业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模式,打通耕、种、管、收、售全环节,为农户实现全流程托管。
  聚焦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武汉市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实现了粮食作物高效生产。


附件: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