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中国玉米供应链服务平台 三农服务 / Market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三农服务 > 三农资讯 > 三农详情

全力冲刺350万亩高标准农田 夯“耕”基 添“地”气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 发布:2023-12-11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正值冬季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湖北省各地正加快进度,全力冲刺3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年目标。

  在黄冈浠水,各地抢抓晴好天气,开沟、铺砖、浇筑,开足马力,确保今年2.44万亩高标准农田早日建成投产。种植户聂海平去年流转的300多亩农田,经过高标准建设后,今年已获丰收。

  黄冈浠水县清泉镇驼背柳村种粮大户聂海平:“高标准整改之后,水源比以前好多了,总的产量高了15%左右。”

  让农田变良田,今年,湖北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统筹整合。平原,侧重大田化改造;丘陵区,挖高补低、调整田型。同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利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国土综合整治等相统筹。

  相比耕地,撂荒地变“粮”田,建设难度更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恩施宣恩高桥村,以村集体扶持项目为杠杆,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通过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成了“新主人”,复耕复种,发展油菜、万寿菊等产业,村民中,有人成了小“股东”,有人第一次实现家门口就业。

  恩施州宣恩县李家河镇高桥村村民杨玉英:“现在地开荒出来了,在家也可以挣点钱。”

  各地通过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还解决了农田碎片化等问题。去年以来,荆州公安的义星村率先启动“三块田”改革,把耕地集并为自种田、流转田、待转田三大块,让愿意种田的农户种上最好的田、发展虾稻等规模化种养殖。

  荆州公安县狮子口镇义星村党支部书记肖文涛:“都是整组流转,现在每一亩田纯收入,比流转前增加了600多元。”

  今年,公安县还通过打造智慧平台、提供居间服务,推进土地流转1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模经营后,每年直接降低生产成本1.32亿元。

  荆州公安县孟家溪镇党委副书记高航:“农户只需要将田交给村里,支付托管费用就可以了,可自行销售,也可委托销售。”

  资金,一直是困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问题。经测算,在湖北,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平原是2700元、山区是5000元。今年,湖北省将省级亩均补助投入提高至600元,由省财政厅筹措,市、县统筹“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县级配套资金,并鼓励市县通过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今年,产粮大县当阳探索“政府投、平台融、市场引”的机制,吸引农发、宜粮等企业落地,招融涉农项目资金6.32亿元,其中2.47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宜昌当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杨波:“变财政兜底的公益性项目为多方参与的市场化行为,企业整体投资、政府奖补支持、社会多方参与,将性质相近、内容相通的项目资金打捆使用,将高标准农田投资标准提升至3000元/亩以上。”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00余万亩,占现有7112万亩耕地的64.8%,占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77.5%。



附件: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