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据介绍,近年来,省农科院加快种源创新攻关,深入实施“赣种强芯”工程,全面开展水稻、旱粮油料、蔬菜、瓜果、家禽、食用菌等育种工作,入选省主导品种12个。由该院颜龙安院士团队牵头,高质量完成稻属13个代表性野生稻基因组组装,绘制了全球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大大扩展了水稻基因组资源。
聚焦水稻、油菜和大豆三大作物,省农科院形成“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的生产模式,由点到面、由片到县,打造高产示范片,辐射带动整体单产水平提升。例如,优异早稻“赣菌稻1号”全省推广20万亩,其中赣州市南康区示范片减肥25%、平均亩产503.4公斤;早晚兼用特优稻早、晚连种技术模式在全省推广60万亩,其中吉水县示范片两季平均亩产1200多公斤;夏大豆“中赣601”在湖口县示范片平均亩产265.9公斤,成为江西大豆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这些“四良”技术模式的示范应用,有力促进了江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农科院研制的新型履带联合收割机、秸秆埋茬起浆机、谷物烘储调一体仓等装备,入选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重点突破机具;研发的畜牧养殖智能感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填补了江西省畜禽行为体征感知技术短板及行为控制技术研发领域空白。
该院融入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动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1至10月已转化品种(系)21个、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1项,并成功举办第五届科技成果开放日,签订合作协议10项、总金额2170万元。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