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圈出五个重点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3-12-14 字号: 收藏文章

  12月13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四川将着重在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是聚焦粮食高产丰产发力,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包括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在90个粮食主产县每县建设1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加快组建天府万安种业实验室,大力实施科技到田,因地制宜发展粮经复合、粮经统筹,推广间作套种、轮作和稻鱼综合种养等模式,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推进优质专用粮食基地建设。

  二是聚焦农田水利建设发力,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包括实施天府良田攻坚提质行动,用8年时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快提升农业灌溉条件。实施农机装备补短三年行动,推进建设3个省级农机专业园区,组建农机装备联合创新中心,加快丘陵山区适宜农机攻关突破,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三是聚焦乡村产业、人居环境等短板弱项发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要抓好3件事:一是着眼建设“宜居”乡村,统筹推进路水电气讯“五网共建”,接续实施“厕所革命”整村项目,全域开展村庄清洁暨庭院美化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大乡村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着力补齐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短板。二是着眼建设“宜业”乡村,深入实施“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30个国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每年建成60个国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加快建设50个特色产业“全链融合”引领县,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三是着眼建设“和美”乡村,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扎实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建好用好“川善治”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新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12个、示范村120个以上。

  四是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包括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稳定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驻村帮扶等工作,落实好《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农业产业发展12条措施》,力争3年内每县至少落地一个特色农业项目,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五是聚焦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发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在“1+20”试点区域开展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