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食用菌基地完成了自主研发培育液体菌种的首次接种。此次接种,是该基地菌种种源由固体转为液体、外源转为自给的迭代性实验。
据该基地研发团队主创人员——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高级讲师张玮介绍,庆阳市自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以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但几乎所有生产用的菌种都是采购自外地,外源菌种经过冷藏运输后会出现退化和菌龄老化的问题,当地成立研发机构可以自主研发培育适合当地栽培的好菌种和新品种。
据了解,菌种的成本和活性是现代化食用菌产业的卡脖子难题,掌握液体菌种培育种源即标志着掌握了自主可控的菌种“芯片”技术。
今年8月份,后官寨镇司官寨村招商引资成立的菌种研究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自主培育研发同步展开。“液体菌种技术门槛高,设备投资贵,且不适宜长途运输,只能在本地研发。”张玮说,液体菌种一旦试验成功,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缩短养菌期,造成的污染率较低,出菇质量和产量高于固体菌种,经济效益非常高。
在菌种研究基地建成投运的同时,司官寨村废菌棒加工厂同步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加工而成的生物颗粒可用于燃料和肥料。自此,司官寨村食用菌基地“菌种研发培育、菌菇生产销售、菌棒加工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已全面建成。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