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顺义区围绕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散地整合起来,统一托管,让“小田”变“大田”,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连片的麦田里灿灿金黄,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气。曾经零散不规整的巴掌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大块田。小麦联合收割机、一体化免耕施肥播种机……多种智能化机械联合作业,高效完成了小麦收获、玉米播种等工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我们村流转了1500亩地,连收带种只要三五天。以前这些地分散在各家各户,得十五六天才能干完。”后岭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德介绍。
后岭上村是大孙各庄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李学德给记者算了笔账:“小田变大田之后,稳产增收非常明显。过去每家每户一亩地也就挣个五六百元,现在每人每亩能有1500元收入。”
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小田变大田”的最终目标。“顺义区积极探索形成‘规范流转交易+适度规模经营+生产托管服务’的土地管理利用新模式。充分整合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托管服务,将小田变大田,不仅有利于机械化耕作,而且种田的综合效益也大为提高,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张跃超介绍。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