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乱花渐欲迷人眼 防猪病稳生产提效率增收益才是正道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3-03-17 字号: 收藏文章

  非洲猪瘟以后,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到常态水平,非洲猪瘟防控进入常态化。冬春季是每年动物疫病高发期,防控意识松懈、人口流动性和生猪产品流通等因素也会影响疫病风险。因此给了一些资本炒作的机会,例如2021年春节前后和近期,结果导致养殖场户误判市场,会产生新一轮产能过剩,影响了养殖户福利,同时炒作资本也收割了一批韭菜。事实上,当前生猪产能依然呈现充裕特征,已经恢复到价格调节机制下的产能相对于生猪价格波动自动调节阶段。近两年猪价也表明,市场红利已经结束,生猪产能进入常态化波动,同时2023年猪价已经处于年度价格小幅波动、阶段性价格波动开始显著回落的状态。

  近期猪价走势的原因是哪些?产能到底怎么样呢。据监测,随着社会餐饮恢复带动消费转暖,加上冻猪肉收储提振市场信心,生猪价格在2月初触底后持续回升,养殖亏损明显减轻。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处于合理水平,生猪稳产保供基础坚实,后市供应与消费将更加契合,价格起落有望趋于平缓。当前猪价回升以及回升后短期震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猪肉消费逐步恢复,养殖亏损明显减轻。随着社会餐饮、团体消费等逐步增加,猪肉消费好于去年同期,加上国家冻猪肉收储托底,生猪价格持续回升。据对约2300家生猪屠宰样本企业监测,春节后的5周,生猪屠宰量较去年春节后同期增长3.7%,白条猪出厂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0.5%。2月份,新发地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1408头,同比增长18.4%。3月第2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5.95元,同比上涨23.8%,较2月第2周低点上涨了1.03元,已连续4周回升。目前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约50元,较2月初少亏约150元。但是,随着节后猪肉消费属于短期报复性反弹,消费量增加到一定状态后进入稳定期。后期将会逐渐季节性回升。同时消费需求具有内生性,后期消费需求的增加是渐进式的,因此对猪价后期的影响也是温和的,即后期供需将会协同增长,因此猪价变动也将是温和的。

  (二)养殖信心明显恢复,压栏和二次育肥有所抬头,鲜肉转冻肉增加库存。2月份,生猪价格触底回升,饲料价格下降,养殖场户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补栏积极性明显增加。3月第2周,全国仔猪价格每公斤37.67元,同比上涨53.9%,已连续5周上涨,一些地方的仔猪价格每头已突破700元。随着猪价回升,压栏和二次育肥情绪日渐升温。2月份,全国规模猪场购入中大猪数量环比超10%,而之前已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其中100公斤以上的大猪环比增长在超过13%。一些二次育肥户在2月下旬购买了300多头均重105公斤的肥猪,到家价格每公斤15元,计划等到19元以上再出栏。现在压栏和二次育肥,将造成“肥猪更肥”、“猪不增肉增”,挤压后期猪价回升空间。预计3—4月份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宽松,猪价短期内将低位震荡,大幅回升可能性较小。同时,由于目前国际猪肉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国内冻品库存下降而餐饮消费需求,国内屠宰加工企业在猪价低于15元/公斤时加大了鲜肉转冻肉的加工量。

  (三)生猪产能略高于合理水平,猪肉供应将逐步增加。据监测,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小幅下降,连续2个月回落,但同比小幅高于上年同期,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预计仍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正常保有量的105%)。从新生仔猪数量看,2022年9月—2023年2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各月同比增幅逐月增加,预示未来半年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市场保供稳价基础较好,出现去年7月份和10月份的价格“跳涨”可能性较小。今年1—2月,全国猪饲料产量同比小幅增长,也印证了生猪产能是稳定增长的。

  近期,猪病这个老话题成了炒新点。结合相关监测数据,在此表达一下看法。

  第一,炒热猪病谁可能受益?操盘股票、期货的,卖种猪、兽药的,平台网站博眼球、赚流量、打广告的。对养殖者来说,面对疫病风险,对于猪病要警钟长鸣,必须严防死守。

  第二,怎么看猪病影响?产能不足时,发病对供应是雪上加霜,产能充足时影响就会轻点。目前,全国能繁母猪比去年同期增加约2%左右,加上产仔率上升,新生仔猪1-2月份增了8%。全国18万个规模猪场2月份新生仔猪较上年增加600万头。猪饲料同比增了5%左右,仔猪、肥猪、母猪料都是增长的。目前看,猪病对后市供应影响是有限的。

  第三,建议怎么安排生产?多养半个月至20天就增加10%的猪肉,就会造成价格急涨转急跌,这是前年、去年实践反复证明的,目前这种后遗症仍在。当务之急是防好猪病,稳住生产,做好怀孕母猪管理,提高新生仔猪成活率,挣下半年行情的钱。但不要增加母猪,10个月后(明年春节),也许会迎来更加严重的亏损期。

  因此,建议广大养殖场户顺时顺势出栏生猪,不要大量补栏母猪,特别是不要在价格回升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紧盯农业农村部官方发布的能繁母猪存栏等预警信息,客观、冷静的看待市场预期,同时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早发现快处置,及时化解疫情风险,顺应市场趋势出栏,提指标增效益、防损失,才能真正把养猪事业做好、做大、做强。

  文章来源:畜牧产业经济观察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