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超九成 专家建议加强小麦灌溉补墒和病虫害监测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3-03-16 字号: 收藏文章

  3月13日一大早,叶县仙台镇吴哲庄村村民王小刚就来到地头转悠。他流转的300多亩土地位于村里的核心区,是他心头的“宝贝疙瘩”。

  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旱能浇、涝能排,300多亩地用自走式喷灌机浇灌,3天就能浇完一遍。”王小刚说。

  当前,全省小麦已全面返青,进入起身拔节期。省农业农村厅苗情调查显示,全省小麦一二类苗比例为94.4%,较上年同期增5.8个百分点,较冬前增5个百分点;三类苗占比5%,较冬前减3.7个百分点,旺长苗占比0.6%,较冬前减1.3个百分点。小麦群体个体发育协调,平均亩群体82.4万头,平均主茎叶片数7.4片,平均分蘖4.6个,平均次生根9条。

  分区域来看,全省15个省辖市返青起身期一二类苗占比在90%以上,其中鹤壁、新乡、漯河、南阳、商丘、驻马店6个省辖市一二类苗在95%以上,苗情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

  “省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10日以来,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三到五成。越冬以来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麦苗表层旱情显现。”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认为,当前要抓紧时间浇水补墒,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养分供应,影响成穗数和幼穗分化,进而影响小麦产量。

  两年前,王小刚可没少犯愁:虽然他流转的田块紧临马河,但是河里旱时没有水,下点雨就涝进田里。2021年,叶县将这些田块集中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又结合“四水同治”治理了马河,既消除了易涝现象,又为高标准农田增加了一道水源。

  “去年叶县下了场大暴雨,田里的水很快退去了,收成没受啥影响。这两年,小麦亩产1200斤以上。”王小刚高兴地说。

  起身拔节期是培育小麦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郭天财表示,要科学肥水管理,预防后期倒伏。“小麦拔节后要加强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监测,防治小麦条锈病要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的防治策略。”郭天财说,这两天最低气温在4摄氏度左右,对抑制旺长麦田有好处,不会发生冻害,但也要密切关注气温的变化。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