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占地不足10亩的厂房,可实现“一粒种子到一颗蔬菜”的流水线生产,年产绿色蔬菜40吨、鲈鱼150吨。这就是近日正式投产的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它也是市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脱离科研试验阶段,首个完整系统地投入农业生产的应用工程。
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建筑面积7793平方米,它的第一层用来养鱼,第二层用来种植蔬菜。在蔬菜工作区,移栽定植系统将“潮汐式育苗区”与“NFT叶菜物流栽培区”联系了起来,经过“调配营养土壤、自动化育苗、定量灌溉”等环节,制作好的穴盘被输送到指定生长区域,从而实现了播种、育苗、移栽、栽培、采收的全程无人化作业,绿色蔬菜年产量可达40吨。
市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所长高立洪说,在怎么样实现整个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的数据统计上,他们是下了功夫的,现在整个系统实现了各个环节的无人化操作。
在养鱼工作区的24个循环水养殖鱼池,刚刚投放了一批加州鲈鱼鱼苗。通过智能化补水、投饲、供氧、温控、粪污处理等技术手段,鱼池的养殖密度可达每立方米50-60公斤,实现年产加州鲈鱼150吨。
高立洪介绍,这种数字工厂就是可以在较小的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鱼和菜,比如现在这套系统,它的产量是普通大塘养殖的10-15倍,蔬菜产量也是普通的10倍以上。
“通过这个工厂,就可以实现养鱼没有尾水排放、种菜不需要肥料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合。”中国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李道亮表示,这种模式是工厂化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通过数字赋能农业,以数字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创造了一种未来农场的模式,值得推广。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