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2月15日中午,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坝子上,停着好几辆电瓶车,不少村民拎着大包、背着背篼陆续朝这里聚集。
这段时间,三河村正在搞“乡村治理积分兑换活动”。
当日,六社的廖小会最早来兑换积分。她兑换了两桶洗衣液、两提纸巾、5块肥皂。廖小会使用的积分,是从村里试行的“乡村治理积分制”中得到的。去年6月,为更好地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村民自我管理、为村服务的积极性,该村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村民通过美化庭院、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攒下的积分,可用来兑换所需的生活日用品。
八社的李利群用积分换兑换了一堆香皂、洗衣液,但她仍有点小遗憾:“之前院子里堆的柴草有点多、看着乱。所以开始搞积分制的那一个月,我家被扣掉了1分。”
发现村里的积分制度“逗硬”后,李利群和丈夫认真清理了柴火,还种上了花草。现在,她家干净整洁、花木葱茏,去年夏秋季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个农家小院“打卡”。
这次积分兑换的“大户”是八社的王永全。这个58岁的黑脸膛汉子和妻子背了一个大背篼走进兑换处,笑意掩不住。
去年,他和妻子作为志愿者积极参加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家中老少相处和睦……全年他们共积攒了600多积分,在村里排名靠前,村民们心服口服。
“攒分让我们自己有变化,村里变化更大!”75岁的王瑞容说这话时充满自豪。作为供销系统的退休干部,村里这些年的变化王瑞容都看在眼里:通过“远山有窑”找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吃“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
据了解,三河村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去年底,三河村还进入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1.2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8万元。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