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生猪价格怎么走?国家出手!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3-01-16 字号: 收藏文章

  面对不断走低的猪价,国家出手了!

  昨日,国家发改委微信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针对近期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部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召开会议,深入分析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建议屠宰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提振市场需求,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升至合理区间。

  参会企业分析认为,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前期生猪价格一度较快下跌;近日猪肉消费有所恢复,屠宰需求明显增加;预计随着市场消费进一步恢复,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参会企业表示,目前猪肉库存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将研究适时加大采购入库力度,适当增加屠宰量和商业库存。

  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按照猪肉储备调节预案要求,及时采取收储等措施,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中泰期货生鲜品研究员朱殿霄分析认为,本次会议与2022年召开的多次生猪市场价格座谈会议有两点不同:一是会议背景不同,本次会议是在现货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养殖行业再次陷入亏损的背景下召开的,反映了国家发改委对毛猪价格快速下跌的担忧;二是参会主体不同,本次会议参会主体以“大型生猪屠宰企业”为主,反映国家发改委市场调控的着力点有所改变。“在春节前生猪供应弹性较小、猪肉需求放量仍有一定潜力的前提下,以屠宰端为市场调控的抓手更容易取得提振需求、稳定预期的市场效果。”朱殿霄认为,本次会议可以提振市场情绪,稳定市场预期,在推动毛猪价格止跌企稳的同时,达到防止基础产能短期淘汰加剧的效果。

  1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猪粮比为5.93∶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光大期货生猪研究员孔海兰分析说,虽猪粮比持续下降并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但目前仍在相对还可接受的区间范围内。此次会议提到的增加商业库存,对市场主体进行相应指导。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据国家发改委监测,去年12月5—9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涨幅低于30%,退出价格过度上涨预警区间。去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展望后市,朱殿霄认为,2023年生猪市场是供应增加、需求恢复,供给格局略宽松的一年。供给方面,综合考虑当前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居于高位、母猪种群生产效率显着提升等因素,目前行业整体产能或已达到甚至超过2021年6—7月水平,这意味着2023年商品猪供应或将超过2022年。需求方面,随着疫情因素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逐步减弱,家庭猪肉消费和社会餐饮消费将显着回升。“外部冲击的弱化,将推动猪肉消费表现出更明显的季节性规律,类似2022年市场出现的猪肉需求‘淡季不淡’ ‘旺季不旺’ 的现象或将难以重现。”

  孔海兰介绍,春节前供给继续对猪价施压,终端需求增加有限,生猪现货价格呈现振荡走势。分区域来看,养殖端挺价意愿转强,北方地区猪价小幅反弹。春节前备货临近尾声,南方地区猪价小幅回落。卓创资讯样本点统计数据显示,1月13日,全国生猪均价14.08元/公斤,环比上周跌0.94元/斤;河南地区生猪均价14.9元/公斤,环比上周跌0.78元/公斤。

  前期压栏大猪陆续出栏。截至1月12日,卓创资讯样本点跟踪生猪周度交易均重123.39公斤/头,连续7周环比下降。“数据说明,大体重生猪对市场供给的压力正在逐渐缓解,但由于目前出栏均重仍明显高于2019年以前的平均出栏体重(116公斤/头),大猪出栏仍将利空春节前生猪价格。” 孔海兰表示,随着春节临近,终端需求大幅增加概率较小。结合供需基本面情况来看,春节前猪价或将延续弱势运行。中长期来看,去年11月以来,能繁母猪价格延续下跌,反映出养殖端补栏意愿的下降。按照去年11月生猪过剩产能逐渐淘汰来推算,2023年春节后至9月期间,生猪供给将继续对猪价形成压力。在未来需求没有出现超预期增加之前,上半年猪肉需求淡季叠加供给对猪价的利空,猪价将延续弱势运行。但由于目前需求端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未来需求出现超预期的增加,猪价或再度迎来上涨。

  后期猪价何时企稳?东吴期货生猪研究员郭大顺认为,需要观察出栏体重和需求的边际变化。虽然近期生猪出栏均重较前期有所下降,但相比往年来看仍然偏高,散户前期压栏的大猪以及二次育肥的猪源仍需要时间消化;另外,要看需求何时才会恢复,从消费的季节性规律看,春节后尤其是2—3月是猪肉的需求淡季,终端以消化前期的库存为主,二季度开始需求逐步回升。根据海外的经验判断,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或将在二季度迎来修复,远期猪价存在反弹预期。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