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亳州:科技种药 富了农家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2-11-30 字号: 收藏文章

  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起,亳州中药材种植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作为闻名全国的药材之乡,亳州近年来借力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种植,诸多乡村因发展中药材产业踏上致富路。 

  白芍+菊花 套种“黄金搭档” 

  菊花在亳州栽培历史悠久,亳菊是菊花中的珍品,与黄山贡菊、杭白菊、滁菊一同被誉为四大名菊。 

  秋冬季节,正是中药材收获季。在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一块白芍套种菊花的农田里,一片片洁白如雪的菊花映入眼帘,小奈村菊花种植户段性才说:“我家今年在白芍地里套种了4亩菊花,目前已进入采摘期,按照市场行情,卖3万块钱不成问题。”据段性才介绍,白芍是去年种植的,按照白芍的生长习性,前两年以植株生长为主,后两年以根茎生长为主,所以在白芍种植的前两年,套种一些农作物并不影响白芍生长。 

  据华佗镇科技特派员郭士臣介绍,白芍地里套种菊花,并不影响白芍春季及夏初的正常生长,等菊花植株超过白芍植株后,时间就进入了炎热的夏季,这时候菊花的植株对白芍植株能起到保护作用。这种套种模式,被当地人称为“黄金搭档”。 

  种植菊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收获都离不开人工管护,尤其到了采摘期,需要更多人手。“最近,我和村里几位姐妹一直在这里采收菊花,活不累,一天80块钱,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村民徐秀高兴地说。 

  近年来,华佗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白芍、菊花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全镇形成了药菜套种、药药套种、粮药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多亩。 

  “为提升菊花附加值,我们在扩大菊花种植规模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菊花种植、采摘、烘干、销售一体化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华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谯城区牛集镇韩高楼村、十河镇位李村、谯东镇余集村……黄灿灿的金丝皇菊开成了一片“花海”,当地村民忙着采摘、分拣、晾晒、烘烤金丝皇菊,供应各地市场。 

  作为闻名全国的“药都”,亳州菊花种植面积7万多亩,美丽的菊花已成为当地农户眼中的“致富花”。该市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菊花种植,把菊花加工成花茶、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何首乌+玉米 一块地两种收益 

  冬日的午后,在谯城区芦庙镇王楼村一处田间,一辆大型挖掘机正在轰隆隆作业,一铲子下去,何首乌臃肿的根被挖了出来,10多位村民正忙着捡拾、剪根。 

  王楼村村民王玉侠种植何首乌多年,2019年成立坤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刚开始种植6亩,每年利润20多万元。4年前流转100多亩地,种了近百亩何首乌,中间还套种了玉米。”王玉侠说,目前何首乌已进入采摘期,预计今年亩均收益在1万元左右。 

  合作社不仅带动村民种植何首乌增收,还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平时田管也需要人,采收时需要的人更多,来多少人都有活干。”王玉侠告诉记者。 

  60多岁的孟秀禾经常在合作社里打零工。“我自己家也种了几亩何首乌,收完之后,就在合作社里打工,每天能拿到90块钱。种何首乌加上打工的工钱,今年能收入好几万块。” 孟秀禾喜滋滋地说。 

  王楼村党委书记李伟亚介绍,该村有10700亩土地,其中何首乌种植占三分之一。村里现有8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7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带动了50多人就业。该村年人均收入2万元左右,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0多万元。 

  “近年来,我们镇仅种植何首乌,每年可为药农带来6000多万元的收益。”芦庙镇党委委员张红艳说。 

  寒地藏红花 富了谯城农家 

  眼下正是中药材藏红花的采收期,在谯城区双沟镇闫庄村,紫色的藏红花开得正艳,种植户闫义德正带着工人采收。 

  藏红花,药用价值高,有“植物黄金”的美称。很多人以为它只能生长在西藏等高寒地区,现如今,在亳州的田野上,美丽的藏红花逐渐多了起来,已成为群众眼里的致富花、幸福花。 

  十年前,听说种植藏红花效益不错,亩均收益在万元以上,闫义德便试种了半亩地。达到预期收益后,他慢慢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已发展到30多亩。 

  据闫义德介绍,藏红花花丝烘干后将被销往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以及药厂。一般来说,第一年,一亩地藏红花烘干的花丝可达0.5公斤,第二年可达到1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算,一亩地可收入15000元。 

  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一家专营藏红花的商铺,商户李丹告诉记者,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煲汤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藏红花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目前,国产一级藏红花的价格在每公斤14000元左右,特级货每公斤达到17000元,整体来看市场价格比较平稳。”康美中药网信息采集员肖玉杰介绍,谯城区双沟镇、十河镇以及周边河南省永城市都有人种藏红花。从亳州市试种的情况看,不管是土壤还是气候,都比较适合藏红花生长。 

  据悉,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预计今年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2万亩,较去年增长1.58%;产值41.5亿元,比去年增长9.21%;标准化种植面积44万亩,比去年增长5.52%。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