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太和:试验示范田屡创省单产纪录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2-11-15 字号: 收藏文章

  近日,得知自己获得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一等奖,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谦虚地说:“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生与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多种粮、种好粮是我的责任。”

  几十年来,徐淙祥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他建立的农作物绿色高效试验示范田,屡屡创下小麦、玉米、大豆的安徽省单产纪录。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等称号,并当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夏收时,徐淙祥提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自己从事粮食生产、农技推广、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向他和乡亲们问好,同时“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他备受鼓舞、信心满怀。 

  尽管今年9月以来天气干旱无雨,但徐淙祥种植的1000亩大豆平均亩产超200公斤,高产田块超300公斤。 

  “丰收的关键在于精选良种、科学田管。”徐淙祥告诉记者,“今年夏种时,他选用抗高温干热的皖豆37和太丰6号大豆种,种植时深耕深旋保墒,科学施肥促产,旱灌涝排,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些宏伟目标让徐淙祥激动不已。 

  “报告中关于‘三农’方面的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始终对‘三农’保持高度重视,这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同时让更多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农村和农业。”徐淙祥告诉记者。 

  “报告中还提到了,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徐淙祥说,“这让我备受鼓舞,我要研发更多更好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徐淙祥坦言,他要更加积极地发挥种粮大户的规模种植优势,带领更多小农户增产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