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7月12日早间开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突破23000元/吨,日内涨超3%。就在前一天,全国生猪均价达到11.89元/斤,创下年内新高。一切迹象都显示猪肉价格在快速回升。与此同时,部分头部猪企开始减量,生猪养殖散户也开始出现明显的惜售情绪。对此,有行业人士提醒,谨防新的“猪周期”提前到来。
“猪周期”通常的循环轨迹是:肉价涨高促使养猪户增大能繁母猪存栏,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导致肉价下跌;养猪户开始大量淘汰能繁母猪,进而生猪供应转为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导致肉价上涨。如此往复。
以往一个“猪周期”大约是4年,近几年“猪周期”的节奏被打乱,形势也变得更为复杂。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养猪户已经暂停能繁母猪减量,仔猪价格也明显回升,这些对未来猪肉供应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业内人士介绍,能繁母猪的变化情况往往会在10个月后反映行业产能的变化。目前,大型规模猪企都在增加能繁母猪存栏数量,预示着一年后生猪供应量将明显增长,对市场供应产生新的变化。不过,对于人们警惕的“猪周期”,也有行业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天邦食品董事长张邦辉近日表示,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扩大,猪周期会越拉越长,等到国内70%至80%的猪由规模化企业提供时,猪价就会稳定下来,不再有猪周期。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