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猪肉“淡季不淡”有原因 市场存在非理性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2-07-06 字号: 收藏文章

  猪肉价格连续三月噌噌上涨,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正研究投放猪肉储备

  “淡季不淡”有原因,持续大涨没基础

  夏季本是猪肉消费淡季,肉价却在噌噌上涨。在经历上半年的低位运行后,猪肉价格迎来反弹。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最新数据,截至7月5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6.69元/公斤,比上周二上升16.7%,比3月中旬上升48.2%。现在长沙的肉价如何?肉价缘何上涨?是否会涨到去年的高位?5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商家。

  市场 肉价“淡季不淡”上涨明显

  清晨7时,王阿姨出门买菜。她打算买点瘦肉,来到芙蓉苑的一家生鲜店,一看肉价,以一公斤计(下同):前腿肉33.6元,里脊肉53.6元……“一斤涨了3到7元!”在王阿姨的印象中,4、5月份的时候,前腿肉、五花肉是27.6元,里脊肉39.6元。

  上午9时,在友阿家润多赤岗冲店,市民周女士挑了一根黑猪排骨和一块前腿肉。“近一月生猪价格上涨较快,今日边猪的进货价为31.2元,比6月初上涨24.67%。”该店负责人袁志文告诉记者,为稳定物价,超市前腿肉售价定为每公斤29.6元,低于进货价格,后腿肉、五花肉等标价在每公斤31.6元至33.96元之间浮动,以便顾客根据需求选择。

  近几个月来,全国猪肉价格持续反弹走高,长沙也不例外。

  根据市商务局市场监测,猪肉批发均价连续3个月上涨,6月批发均价21.34元,比3月的16.55元上涨28.94%。长沙市生活必需品市场周运行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6月27日—7月3日,全市屠宰场猪肉批发均价约为24.86元,环比上一周21.7元上涨14.56%。6月中下旬以来,肉价出现一波明显上涨。

  整体来看,今年二季度,生猪市场经历了较为典型的周期反转行情,虽绝对价格水平不高,但上涨速度较快。当下正值生猪消费淡季,价格却呈现出“淡季不淡”,超出了不少行业内人士的预期。

  探因 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

  猪肉是菜篮子“当家”荤菜,猪肉价格事关市民生活幸福感。近期猪肉价格走高是否会持续?

  7月4日晚,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针对近期全国多地普遍出现的猪肉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了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渲染涨价氛围,短期内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

  一家养殖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新的“猪粮比”(通俗地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为6.63∶1,高于盈亏线6.00∶1,“好不容易等到能赚点钱的时候,大家都会‘赌’猪价还会上涨。”

  数据显示,6月长沙屠宰场放心肉上市量为103981头,比5月减少7876头。

  养殖场压栏惜售导致供给量减少,供需处于阶段性紧张状态。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消费出现回暖,对猪肉价格的上涨也起到了支撑作用。此外,减少猪肉进口、官方收储冻猪肉等举措都对猪肉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后市 新一轮“猪周期”或已开启

  “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加之消费不旺,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国家发改委指出。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又发布消息:研究投放猪肉储备,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7月4日,A股市场上养猪板块集体涨停,板块指数大涨7.01%,为两市各行业板块之首。伴随现货、期货的全面回暖,业内预期,新一轮“猪周期”或已开启。那么,未来的猪价高点,是否会超过上一轮“猪周期”价格高点呢?

  “新一轮‘猪周期’的价格高点,不会超过上一轮‘猪周期’的价格高点。”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上一轮“猪周期”猪价能够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在于受非洲猪瘟疫情扰动,生猪产能几乎减少一半。对比来看,新一轮“猪周期”的去产能,只是行业盈亏所造成的周期正常调减。

  袁志文认为,由于生猪价格上涨过快,部分消费者会转向其他的禽类、鲜活鱼类消费,“我们预计短期猪肉价格不会持续上涨,但也不会急速下跌。”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