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远望,一马平川的田野上拖拉机突突突地平整着土地,走近一看,拖拉机驾驶位置上竟然空无一人!这一幕出现在海淀区上庄镇常乐村京西稻种植区。5月29日,记者从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获悉,海淀正式启动首个京西稻无人农场建设,将实现京西稻种植由传统人工管控到远程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打造农业生产新场景。
京西稻又称“御稻”。海淀区实施京西稻保护性种植,面积约2000亩。上庄镇作为服务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生态涵养区和田园生活区,是目前京西稻的主产区,常乐村的京西稻无人农场就有405亩。
京西稻无人农场是由上庄镇与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将高科技运用到农业的耕种管收等各个环节,建设一个由物联网,大数据以及5G技术相结合的智慧农场项目。
耕地、插秧、管理、收割……记者了解到,无人农场将通过无人智能拖拉机、自走式无人植保机、无人智能插秧机、无人智能收割机及配套的智能化农机具等,实现平地、深耕、旋耕等过程的无人作业,还将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精准种植系统,包括农田“四情”监测系统、稻田智能化灌溉系统及配套的绿色高效精准栽培数字化模型等,实现水稻精准化种植管理。
智慧化的农场也要有智慧化管理平台,无人农场的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将包括农场综合监测管理云平台、农机智能化管理平台,可实现农场的高效智能化管理、农机智能化调度、无人作业管控及作业质量监管等,并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
目前无人农场项目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台全无人插秧机已进场调试,即将开展插秧作业,作物精准种植系统和无人农场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开发工作已全面启动,农场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智能农机库等即将完成建设。今年下半年将完成无人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收割机调试,完成今年京西稻收割作业和全过程质量追溯。
“我们还将建设无人农场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提供田间数字农业展示及配套产学研服务。”项目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实现农场“管-控-看-学-推”全覆盖,凸显科技引领、模式创新与可示范推广。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将把京西稻无人农场打造成首个以“高新技术示范引领+产业模式可复制推广”创新模式为特色、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的无人农场样板示范项目,将科技优势赋能农业发展,锻造出海淀区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数字化农业突破发展新引擎和面向全国的产业动能引领新基地。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