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大北农:预计2022年出栏量450~500万头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2-01-13 字号: 收藏文章

  大北农1月12日公布2022年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1、公司传统种业和生物技术发展如何结合? 答:公司传统种业成立已有20年时间,此前重点发展水稻、玉米、小麦种业,当前发展重心在水稻、玉米和大豆种业。 公司水稻、玉米种业在各省市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运营实力。特别是水稻,公司在水稻品种推广面积上位列行业前茅。C两优华占、天优华占两大单品,根据农业部的公开数据显示,在2016、2017年推广面积全国排名第一,达到400多万亩。 当前行业进入生物技术转基因时代,在种业振兴、乡村振兴等大背景下,种子行业将迎来巨大变革,一方面,传统种业将和生物育种结合,另一方面,行业迎来兼并整合,集中度有望提高。 对此,公司始终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2021年成立北京创种科技,囊括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种业,顺应行业发展。

  2、转基因政策出台后公司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答:1)公司加快了国际(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布局,且更为重视国际业务发展; 2)国内已与一百多家地方中大型种子公司达成合作,合作品种对应的推广面积约一亿多亩。以技术合作和品种转育合作为主; 3)公司转育后的品种也在积极参加农业部相关试验,公司预计乐观情况下本年3、4月份可进行田间繁育,10、11月份可销售转基因种子。但具体销售时间和数量还需要看后续国家政策推进力度; 4)刘石老师牵头和合作种企沟通转基因合作具体相关事宜,我们认为如果收费标准太低,可能造成技术内卷,进入低价竞争,这将对种子行业的创新生态、稳健发展、快速成长不利,影响行业长远发展。

  3、公司转基因具体收费标准? 答:首先,转化体导入收费,每个品种约20万元。 其次,商业化收费尚未正式签订合同。参考国际惯例,可能每亩在农民增收的价值上收取15%~20%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进而在生物技术 公司、种子企业和经销商之间分配。公司建议具体分配上,由国内生物技术公司占大头,种子企业和经销商各占一部分。

  4、公司生物技术业务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公司已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玉米性状品种包括DBN9936、DBN9858、DBN9501和DBN3601T。其中,DBN3601T是DBN9936和 DBN9501的叠加版,既抗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也耐草铵膦和草甘膦两种除草剂。DBN9858和DBN9936也分别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打开了国产玉米走向世界的一道门。

  5、非法转基因种子未来对合法种子影响如何? 答:可能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国家在转基因品种审定、生产经营许可、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政策层面持续加强,有利于避免非法种子流入市场,也有利于改善整体市场环境。

  6、生物技术子公司在对待传统种业子公司和市场上其他种子公司上是否有区别? 答:做大做强中国种子产业是共同的愿望,利于行业、利于种子公司、利于农民种植户。当前推广阶段,生物技术公司的性状面向全行业开放,希望和行业其他种子公司互利共赢。没有区别对待。

  7、行业常规玉米种子价格水平? 答:受益玉米价格上涨和制种成本提升,当前行业内常规玉米种子的终端价格已上涨至约55元/亩(一个季度前约45元/亩),且未来存继续上涨可能。

  8、公司传统种业子公司竞争力如何? 答:公司此前将玉米种业优质资源从金色农华剥离,成立了金色丰度。受益玉米种业销售向好,金色丰度2021年收入、业绩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金色丰度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在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域均有布局,其中在黄淮海、东北、西南市场都有较好布局。同时,在渠道和运营模式上按照育繁推一体化运作,推广模式上也受到行业认可。此外,当前公司在产学研合作上也做的相对较好,与国内主要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均有合作。

  9、公司未来对制种业务的资源倾斜如何? 答:种业是大北农的战略性产业,公司人力物力都将向种业集聚。公司成立创种科技是其中一个表现,未来要争做种业振兴排头兵。

  10、公司未来各业务发展侧重?

  答:相比生猪出栏量和饲料总销量,公司未来发展将更注重科技产品(种业、动保、疫苗)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提升,以及前端料在饲料业务中的占比提升。

  11、公司养猪业务未来规划?

  答:公司养猪业务采取部分控股,公司未来会稳步经营。预计2022年出栏量450~500万头,成本上有较大下降空间,很多区域自繁自养完全成本有望达到14元/千克左右。

  文章来源:公告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