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生猪出栏均价同比降幅达64.92% 破解“猪周期”难题的关键仍是“科技竞争力”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9-16 字号: 收藏文章

  持续下跌的生猪价格还没有看到回升迹象。9月15日,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2.46元/公斤,环比下滑1.27%,同比降幅达64.92%。

  进入下行通道的“猪周期”也再度引发了是否会有行业洗牌的担忧,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轮猪周期都会带动行业洗牌,过快扩张企业可能会面临资金流动压力,成本竞争力高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因此,养殖企业在调整生产节奏的同时,应加强产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以保障未来可持续发展。

  “成本偏高、扩张过快的企业可能会在猪价下行周期存在经营的稳定性问题,如果企业开拓下游屠宰深加工以及猪肉及制品营销网络,这种类型企业未来具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单纯依赖养殖端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朱增勇说。

  综合来看,养殖企业还要通过提升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平抑成本来对冲当前的风险。

  供需是决定价格走向主因

  “猪价依旧存在继续下探的可能,到2022年下半年,猪价或最终触底。”对于当前的行业状况,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朱增勇分析称,预测四季度猪价仍将维持低迷状态。“一般情况下,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将高于上半年,6月份到8月份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处于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后期出栏量同比还将继续明显增加。同时,尽管猪肉进口已经开始回落,但预计8月份以后仍维持在20万吨至30万吨,四季度生猪价格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仍有跌破前期价格低点的风险。由于能繁母猪处于高位,尽管近2个月存栏开始小幅调减,淘汰母猪量增大,但产能调减到合理水平仍需要一定时间,商品猪供给宽松局面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尤其是2022年春节后,养殖主体应该做好市场风险防控准备,预计2022年下半年随着供需形势的好转,市场形势将会逐渐好转。”

  牛哲也认为,从当前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来看,此轮猪周期仍未最终探底。考虑到四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对行情或有一定提振作用,预计猪价或短时反弹,但上涨空间有限。

  “对规模养殖企业来说,短期内很难明显缩减规模,尤其是繁养一体化企业。随着母猪存栏结构的调整以及繁殖效率提升,行业平均成本有望持续下降。”朱增勇说,猪价的走势本质上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只有供给或者消费需求发生根本变动才能改变猪价的市场走势。

  成本回落仍需时日

  价格的持续下行,让养殖企业的扩张步伐慢了下来。而长期来看,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除了“卖不上价”的终端产品,饲料价格的上涨,也让成本压力的阈值提升。在解决之道上,接受采访的专家将“药方”指向了提升科技、降成本。

  “目前国内部分生猪上市企业确实已经放缓扩张步伐,不再以产业扩张为中心,并且加快低效母猪的淘汰速度,加快资金回笼。除此之外,部分‘公司+农户’模式的养殖企业缩减了代养户比例,加大了仔猪外售量,究其根源依旧是对明年上半年行情的持续看空。”牛哲说,目前国家再度收紧环保政策,南方部分水网密集的省份已开始环保清拆,建议养殖环境、养殖条件不达标的中小散养户谨慎补栏,勿过度赌涨行情,逢高出栏仍是明智之举。

  基于当前的行业状况,朱增勇建议,针对猪价再次下行风险,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产业和市场预警信息,合理调整存栏结构,做好降本增效。自繁自养养殖户管理重点应放在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疫病防控上,外购仔猪养殖户需核算好养殖成本,成本过高就应该慎重补栏。同时上半年猪价下跌时,冻品贸易商亏损严重,贸易商应基于政府预警信息及时调整猪肉进口计划、进口速度和数量。从中长期来看,猪价低迷往往会导致养殖主体非理性减产,产业支持政策应该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养殖户养殖资金链断裂导致的产能非合理调减,通过市场机制与产业调控政策保障产需形势自我调整。

  对于饲料价格以及防疫成本的攀升,有养殖企业也坦言,的确会有成本压力。“多数集团企业将下半年的重心放在了降低生产成本上,除此之外,头部养殖企业已加快布局下游链条,通过新建厂或者合并收购的方式打造下游终端,通过自身消化部分猪源的方式降低亏损空间。随着新玉米上市,玉米价格将继续回落、种猪性能提升,每头母猪提供的有效仔猪数将继续提升以及新扩建场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成本等投入的边际成本下降,生猪行业平均生产成本会逐渐回落。但总体来说,养殖企业后期还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压力。”朱增勇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