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猪肉价格触底反弹 上升周期将开启?解读来了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7-26 字号: 收藏文章

  华储网18日发布通知称,2021年第三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2万吨。据了解,今年以来已开展两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算上本次,竞价交易累计将达5.3万吨。

  受托市收储利好消息影响,近来全国猪价止跌反弹。猪价将从此起涨,抑或回落再创新低?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走势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看,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养殖户信心有所恢复,集中出栏现象有所缓解。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将继续呈阶段性反弹态势。

  今年全国猪肉价格深跌,引发广泛关注。近来,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中央储备猪肉收储。猪价何时走出下跌周期?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猪价反弹空间有限

  受托市收储利好消息影响,近来全国猪价止跌反弹。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猪价格在6月份第4周跌至13.76元/公斤后连续2周回升,7月份第1周价格为15.58元/公斤,环比上涨13.2%。7月份第2周虽然涨幅回落,但环比仍上涨了2.1%,达到15.90元/公斤。7月份第3周略涨0.1%,为15.92元/公斤。

  对短期猪价快速反弹的原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归纳了四条原因。

  一是前期大猪逐渐消化,市场压力减缓。

  二是部分地区猪肉消费提振。猪价大幅下跌后消费快速增加,黑龙江、四川等地消费者趁机提前腌制猪肉制品。

  三是国家启动托市收储。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28日发布消息称,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随后两次的冻猪肉收储对市场信心和预期形成支撑。

  四是前期猪价超跌后,已经达到阶段性底部,本身具备一定的反弹需求。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超市发双榆树店,市民在选购鲜肉。 任超摄(新华社)

  猪价触底反弹后,将从此起涨,抑或回落再创新低,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猪价超预期上涨后,短期将会震荡调整,但大幅回落可能性较小。三季度猪价大概率将震荡上行,但由于供需宽松状态仍处于改善阶段,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朱增勇说。

  从供给看,商品猪出栏增速将放缓,猪肉进口量也趋降。由于6月份规模龙头企业集中出栏,7月份企业生猪出栏量环比或将小幅减少,出栏活重也有望下降。加之1月份至2月份由于冬季寒冷气候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仔猪供给量环比有所下降,预计7月份生猪出栏增幅将趋缓。此外,由于国内猪价快速回落,当前进口猪肉价格优势逐渐下降,猪肉进口量也呈下降趋势。从消费看,7月份开始,猪肉消费将逐渐进入旺季,预计会对价格形成一定拉动。不过在生猪出栏继续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冻猪肉库存量较高的情况下,全国猪肉供给总体趋于宽松,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盈亏平衡点将下移

  对于养殖场而言,除了国家托市收储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饲料价格显著回落。

  大商所玉米主力连续合约价格从5月12日2872点一路下跌到7月12日2556点,大幅下跌11%。在国际市场上,芝加哥玉米主力连续合约价格5月7日收盘为735.25点,到7月9日以513.75点报收,短短两个月暴跌了30%。

  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有极高权重。国家是否启动托市收储,参考依据就是猪粮比,即生猪价格与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之比。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资料图片。在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天鹅村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查看生猪生长情况。王全超摄(新华社)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设定的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至10%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

  一级预警一旦触发,国家将启动托市收储。玉米价格显著下跌,将显著改善养殖场盈亏形势。

  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至6月份,我国玉米进口增长318.5%,达到1530万吨。朱增勇表示,随着大猪存栏比重明显下降以及养殖主体调整养殖结构,饲料消费需求增幅有可能下降。当前玉米供需关系明显改善,玉米价格总体趋降,仔猪成本下降,将会带动后期生猪生产成本逐渐回落。行业自繁自养平均成本总体将会从当前的16元/公斤至17元/公斤逐渐下降至15元/公斤上下,这意味着猪价盈亏平衡点将下移。

  何时重回上升周期

  猪价触底,可否意味着价格上升周期将开启?

  朱增勇表示,目前谈上升周期为时尚早。“自2003年6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已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每一轮周期都长达数年。”

  以历史上4个完整周期为例,这4个周期分别是:2003年6月份至2006年5月份、2006年6月份至2009年5月份、2009年6月份至2014年4月份、2014年5月份至2018年5月份。4个完整周期持续时间分别是36个月、36个月、59个月和49个月。每个完整周期包括上升阶段、下跌阶段,时间跨度呈逐步拉长趋势。

  从不同周期生猪出栏量来看,2003年至2006年第1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为6.1亿头。2006年6月份至2009年5月份第2个周期生猪出栏量最高接近6.5亿头。2009年至2014年第3个周期生猪出栏量达到7.5亿头历史高峰。2014年至2018年第4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也在7亿头上下。

  目前正运行第5轮周期。朱增勇告诉记者,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6月份,叠加了非洲猪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环保政策调整、生猪产品调运政策调整和生产周期性因素,与前几个周期有极大不同之处。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17年锐减了25%,经过不懈努力,产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超过2017年水平。正是因为生猪供应充裕,才导致今年价格持续下跌。

  这意味着,生猪养殖行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朱增勇表示,自今年6月份开始,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已经在政府部门公布的生产预警信息和市场机制引导下加大落后产能母猪淘汰力度,当前二元母猪和仔猪价格明显回落,正是养殖户能繁母猪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效率的有利时机。虽然数量下降了,但每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数量提升了,不但有利于降成本,也能有效保障供给。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