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百里柑橘长廊成为忠县新名片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5-17 字号: 收藏文章

  5月8日,“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G50沪渝高速-G42沪蓉高速重庆段全媒体采访团在G50沪渝高速忠县新立收费站下道后,行驶了10多分钟就来到忠县“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当天,忠县新立镇双柏村——“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内的橘园正在实施灌溉。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按一下A区按钮,橘园雾滴微喷系统就自动运转起来,一股股细雾从树底部自动旋转,均匀地喷洒到每一株柑橘树。

  “现场无需人工操作,灌溉均匀,较传统的灌溉方式可节约一半的水和肥料。”三甲农业相关负责人李永国说,这1650亩的柑橘园灌溉,一个人就可完成,若采用传统方式灌溉,至少需五六十人。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G50沪渝高速、G5515张南高速、G69银百高速之万忠高速段等相继通车,忠县已构建起一张“大”字形高速路网,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柑橘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引进了赵春江院士团队建设智慧柑橘创新研究中心,探索打造智慧果园,让柑橘产业发展坐上“快车”。

  智慧果园年底建成 

  忠县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芳进介绍,上述提到的这套集施肥、灌溉、防冻等于一体的新型雾滴微喷系统,于去年10月安装。4个喷头同时开启,水流就可根据压力、流量自动调节。

  高芳进表示,目前,忠县正在打造的智慧柑橘果园面积300亩,智能温室正在安装智能装备,设有视频监控系统、气象系统、机械化除草系统、施肥系统等。

  今年底,智慧果园就能建成,届时可实现对智能温室内柑橘生长“温光水气肥”等全程可控和数据自动采集。柑橘园还将引进无人驾驶平台,示范探索无人巡检与信息自动收集采集等。

  不仅如此,为让柑橘卖全国,2017年10月,忠县还成立了柑橘产业链发展的互联网生态智慧平台(简称“柑橘网”),目前已服务柑橘基地389万亩,线上交易额累计32.8亿元。

  沿高速布局百里柑橘长廊 

  交通不便曾是制约忠县柑橘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以前的柑橘,每斤才卖四五角钱,个小的没人要,果子通常一堆堆烂在树下卖不出去,哪个还想种嘛。”忠县新立镇文笔村居民姜芝莲回忆说,村里动员扩大柑橘种植时,村民曾一度反对。

  2000年,随着G50沪渝高速渝长(寿)段通车,以及忠县段建设列入规划,让忠县看到了发展柑橘的新机遇,提出沿着G50沪渝高速布局百里柑橘长廊和发展长江两岸柑橘生态走廊的战略,打造忠县新名片。

  2007年12月28日,G50沪渝高速忠县段通车,结束了忠县无高速的历史,忠县到重庆中心城区由约7小时缩短到2小时,水路到上海由6天缩短到15小时。

  忠县高速路网的形成,拉近了忠县与“外面的世界”的距离,忠县柑橘产业按下了发展“快进键”,跑出了高速度。

  2020年全县柑橘总产量38.6万吨,综合产值37.75亿元,形成了长江两岸柑橘生态走廊和沪渝高速沿线百里柑橘长廊,沿线20多万果农增收。姜芝莲告诉记者,她家柑橘的年收入就有2万多元。

  柑橘产业形成深加工产业链 

  借助于便捷的高速公路,忠县以橘为媒,正推动由传统的卖鲜果、加工橙汁向“赏花、摘果、休闲体验农业”转变,实现柑橘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记者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车间看到,一个个新鲜柑橘进入生产线,经过清洗、分级、榨汁等程序,摇身变为原汁原味的“零添加”鲜冷橙汁,目前已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销售,并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不只是橙汁,在生产线上,柑橘的价值正在被不断发掘出来,生产出了橙皮、果酒、橘蓉等产品,皮渣则提炼出抗癌药物原料橘皮甙,连废渣都制成了有机肥和橘饲料,形成对柑橘“榨干吃尽”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去年,忠县乡村游项目“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成运营。游客来此,春可赏花果同树、体验柑橘文化,夏可泛舟赏荷、打卡七彩田园,秋天主题民宿、开启田园晨跑,冬饮鲜榨橙汁、享受采摘乐趣。

  目前,“三峡橘乡”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已发展农家乐、餐馆30余家,酒店、宾馆及民宿20余家,去年共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