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75个小麦品种在杨凌“同台竞技”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4-19 字号: 收藏文章

  “许老师,这两天我的小麦长势咋样?”

  “许老师,杨凌这边小麦条锈病是什么情况?对我的小麦影响大不大?”

  ……

  4月16日下午,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试验田“班主任”、高级农艺师许智英的电话响个不停。王辉、赵瑜、刘秉华、许为钢等这些全国小麦育种专家数十年“磨”出来的75个“宝贝”小麦新品种,都在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试验田里“同台竞技”。仅仅200亩的麦地,牵挂着全国众多小麦育种专家的心。

  在育种界,科研人员常用“十年磨一种”来形容小麦育种工作。自家“孩子”表现得如何,育种专家们当然得和“班主任”多沟通交流。等到收获季节,谁能脱颖而出,全凭自己本事。

  全国育种“大咖”的小麦新品种,为什么都要放到杨凌进行试验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专家刘秉华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农科院作为小麦育种的“国家队”,育种目标已扩展到整个黄淮海麦区。杨凌地处陕西中部,又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这里试验种植具有代表性。“杨凌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这次我拿来试验的小麦品种有4个,都是利用矮败小麦技术育出的新品种。”刘秉华说,75个品种一起上“考场”,不但能看到自己研发品种的不足之处,别人研发品种表现出的优势也能推动他接下来的育种工作。“在小麦收获前,我还会再来杨凌。”他说。

  从远处望去,这片绿油油的麦地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走进细看,不同品种麦苗的长势的确各有千秋。苗情、长势、土壤墒情……许智英每天看得仔细,记得认真。欧阳607、郑麦1860、周麦18、西农627等来自陕西、河南、河北、江苏等黄淮海麦区主要品系的小麦,正享受着精心的“照顾”,个个身姿挺拔。

  “这些小麦都是去年10月18日同一天播种的,全部统一管理,确保不同小麦品种在相同环境和种植条件下公平竞争。”许智英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小麦茁壮成长,这片麦田在试种前进行了有机质、氮、磷、钾等成分含量的土壤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施肥量。“今年,我们采用了‘小麦宽幅播种’的种植管理技术,增加光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单靠这一项,小麦亩产可提高5%至8%。”许智英说。

  记者了解到,5月下旬,杨凌将举办小麦现场观摩会,邀请全国小麦育种专家、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公司和广大农民朋友前来这片“考场”观摩。体现75个小麦品种全生育期特征特性的最终“成绩单”,将在6月上旬收获后递送到每一位“家长”手中。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