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从沿海到湖区平原,相距近千公里的浙江台州和湖南岳阳,因为“借”地种瓜,结下不解之缘。
“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大家伙把西瓜苗分批栽下去了。接下来多注意大棚温湿度变化,做好打枝和人工授粉工作,今年产量差不了。”3月30日,雨水停歇,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万亩西瓜种植基地,一眼望不着边的白色大棚里,浙江台州人王道昌忙着种瓜。今年是他在这里种瓜的第5年。
王道昌带领一帮兄弟姐妹背井离乡,种瓜谋生。2017年,他来到屈原管理区,一眼看中这里广阔平整的土地。“老王皮肤黝黑,一手老茧,是个勤劳肯干的人。”青港村党总支书记熊利军说。
2017年,浙江瓜农在屈原管理区安了家。他们在田边搭棚,生活劳作,还结识了一群热心肠的“家人”。
去年7月,暴雨从白天下到晚上,上千亩西瓜地积满了水。眼看这一季西瓜就要毁于一旦,黑夜里,当地村民背着铁锹赶来,挖渠排水。
因为沟渠石头太硬,挖不动,村民彭跃辉开来了自家的挖机,乡里也紧急抽调多台抽水机开足马力抽水。干到凌晨2时,大家沿西瓜地挖出了一道3米宽的排水沟,解除了险情。
不久,岳阳出现本世纪第二高洪水位。王道昌开着一辆装满西瓜的小货车上了防汛大堤,给乡里每个值守点的防汛队员送瓜解暑。
“我带着一帮兄弟姐妹来,又在这里有了新的兄弟姐妹。”王道昌说,短短几年,从浙江台州来凤凰乡的瓜农已有78户128人,参与西瓜种植的本地村民多达400余户。
因为种瓜,年龄相仿的浙江瓜农林咸才和磊石村村民孙亮成了铁杆兄弟。孙亮不仅将自家16亩地流转给林咸才,还从他那里学到了种瓜技术。“哪一天老林回老家了,我也能继续种下去。”孙亮说。
今年刚开春,村民熊国辉迫不及待来西瓜基地“找工作”。因妻子卧病在床,他没法去外地打工。去年几个月时间,他帮瓜农搭棚、施肥、扯瓜、包装等,收入2万多元。去年,凤凰乡西瓜种植产业共发放劳务工资近700万元。
“现在全乡种植西瓜8600余亩,遍布青港、磊石、琴棋、横港、荞麦湖5个村,离我们打造万亩西瓜种植基地的梦想越来越近。”凤凰乡产业转型办主任湛灿说,今年他们还为西瓜注册了商标,因战国末年屈原在此怀沙自沉,故取名“沉沙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