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一颗红苹果 实现“双收入”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3-25 字号: 收藏文章

  惊蛰刚过,万物复苏。家住富县羊泉镇立石村的果农雷亚琴忙着在自家的9亩果树上爬上爬下,剪枝、清园,一刻不停。让她干劲十足的,不仅是春光明媚的好天气,更是因为她的苹果在不久前实现了“双收入”。

  “我买了两年的‘保险+期货’,前年赔付了8280元,去年赔付了5961元。”雷亚琴高兴地说,“去年苹果又卖了3万元,一颗苹果,两头挣钱。”

  在富县,像雷亚琴这样的果农不在少数。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富县的“保险+期货”项目试点运行,共投保4.3万余亩,参保农户5127户,共赔付3294万元,其中,涉及贫困户2217户,受益1220.5万元,让广大果农丰收又增收;2019年,全县总保费1371万元,果农自主缴纳190万元,支付仅占比13.86%,每亩地只需支付95元的保费就可收益900元的赔付,2020年,全县总保费1460万元,果农自主缴纳180.129万元,支付占比12.34%,每亩地支付78.08元的保费可收益648元的赔付,果农们花很少的钱,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保险+期货’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是帮助果农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收入的‘利器’,是破解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增产不增收问题的‘良方’。”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许新选说。

  富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光照2468小时,昼夜温差15℃以上——仰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成为苹果种植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多年的发展,富县37.4万亩苹果的年产值达30亿元,10万果农收入的90%以上来自苹果,苹果产业俨然成为富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富县产地的“延安苹果”成为享誉市场的名牌农产品。

  在市场上“淘金”,有机遇,也有风险。随着市场供需的瞬息万变,如何让自家产的好苹果在价格波动中“站稳脚跟”,让果农利益不受损害——一个“新课题”摆在了富县县委、县政府面前。

  2019年,苹果“保险+期货”在富县试点第一年,作为当年陕西省唯一的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在郑商所的全力支持下,富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由浙商期货主导,方正中期期货、锦泰期货共同参与,太保产险陕西分公司承保。集县政府、郑商所、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各家之所长,大放异彩。全县1780户果农(其中贫困户果农511户)共赔付1800万元,户均增收超过了1万元,为果农保价增收做了有效尝试。

  “市场价格一旦触发目标价格,我们就会计算出理赔价格,然后零现金支付,银行流水可视可查,整个流程公开透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农险事业部总经理谢亚琳说道。

  传统农业保险只对天灾等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险因进行保护,而“保险+期货”项目,更能规避市场供需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降低苹果价格市场波动对果农造成的经济损失。

  果农们尝到了甜头,2020年,在郑商所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富县县委、县政府力促“保险+期货”项目落地有声,项目由浙商期货主导,方正中期期货和国投安信期货公司共同参与,太保产险陕西分公司承保,按照“贫困户优先,一般户自愿”的原则,让“期货+保险”项目顺利落地。参保果农涉及8个乡镇、92个行政村3347户,较2019年增加1567户。试点面积共23054.94亩,累计赔付约1494万元,其中贫困户1706户,赔付约858.5万元。

  “去年,我的49亩果园卖了40万元。”茶坊街道办骆驼塬村的果农高巨宝说,“除了可观的收入,‘期货+保险’每亩还赔付了648元,总共3万多元。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以后会持续关注‘期货+保险’这个项目的。”

  “2019年郑商所首次在苹果品种上试点县域覆盖‘保险+期货’项目,富县是当年郑商所在陕西唯一支持试点县域,2020年继续巩固实施,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两年试点均取得了良好赔付成效,累计赔付资金近3300万元,充分发挥了期货行业在助力富县贫困果农稳收增收和苹果产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郑商所相关业务责任人说。

  “‘保险+期货’项目是金融扶贫的重要工具,既能让好苹果进入好市场得到好收入,是脱贫致富的有益尝试,也是对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深化。”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说,“我们将积极探索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可复制的金融扶贫新路径。”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