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绿色猪肉”沪上第一证落地松江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3-24 字号: 收藏文章

  “这里的猪肉口感好,有家养猪的那种肉香味。”家住松江区广富林街道的徐燕燕经常去离家有些距离的松林猪肉直营门市选购,她对猪肉品质有些“挑剔”,但地产的松林猪肉却征服了她的味蕾。听说店里还会有“吃着绿色食品长大”的“绿色猪肉”上市,徐燕燕充满期待。

  日前,松林食品集团的8款猪肉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的绿色认证证书。猪肉获得绿色认证,在松江区乃至全市都属首次。松江区农委副主任顾晓峰介绍,截至去年底,松江区绿色食品获证企业有100家,认证率达47.53%,位列全市第一。

 

  生态猪吃绿色食品长大

  产品绿不绿,关键在原料。不同于传统养殖,松林的饲料,通过添加维生素、中草药等,在让猪吃饱的同时,解决了吃好的问题。“而绿色生态猪吃得更讲究,猪肉要‘绿色’,喂养的饲料也得是‘绿色’的。”松林公司掌舵人王龙钦说,“要找到获绿色认证又能稳产保质的原料供应地,并不容易。”通过多方走访,才敲定饲料原料供应商,研制专用饲料,松林绿色生态猪的养殖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

  加工和运输环节的保“绿”同样重要。在松林位于浦南的生猪加工厂区,相关负责人庄根平介绍,每天屠宰加工采用日清制。如果当天屠宰加工的是绿色猪肉,那么一整天都是,不能与常规猪肉混合,加工完后,全盘清洗加工设备。最终通过专用车辆运输,带“码”入市,顾客可以对养殖、加工、防疫等情况进行追溯。

  让猪吃“绿色食品”,以及平行的加工、运输装置,松林付出的成本可不低。王龙钦介绍,相比常规养殖,绿色生态猪的养殖成本高了三成。“但绿色猪肉的生产,不单是打品牌需要,也是顺应地区发展的需要。”

  每个圈舍落实绿色标准

  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掌舵人,王龙钦想得更远。“我们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区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在质量标准新高地建设中要有所担当,有更大作为。”本着这个理念抓生产的王龙钦更重视绿色认证的全流程标准建设。绿色认证不是一纸文书,除了在饲料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严守“绿”的标准,在生猪生产的“第一车间”保“绿”也很关键。

  松林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与签约农户共同打造“第一车间”。“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指导、销售,农户负责养殖,掌握了原料和种苗,就抓住了绿色养殖的关键。”王龙钦认为,要将复杂的绿色技术标准落实到每个圈舍,运用工业化模式运营农业,具有以往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所不具有的质量把控优势。

  出栏时的考核“打分”是规范养殖的另一个强约束。全国劳模李春风是松林公司签约农户之一,他的农场每年代养1500头松林生猪。平时的养殖过程严格对照技术“清单”,生猪出栏时也要接受考核,借此核定代养费用。因为养殖成绩优异,李春风去年获得15万元养殖收益。公平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保障了松林猪肉品质,也让践行绿色养殖的农户更有获得感。

  政企多级发力保绿控绿

  认证后,如何保障“一绿到底”,完善的监管体系不能缺席。董家明是松林聘请的技术指导员之一,每隔两三天,就要对他分管的10个农户养殖场进行全覆盖监管,查看圈舍环境、饲料仓库,以及免疫、健康状况。像董家明这样对畜牧养殖颇有经验的“土专家”,松林共聘请了8位,他们既是技术员,也是绿色养殖内检员。

  顾晓峰介绍,根据《松江区2020年绿色奖补实施方案》,对在绿色农业发展上表现优异的农业产业体,区级层面共计给予扶持资金1268万元。区里还协调村镇农技部门,成立质检员队伍,不定期对各街镇的绿色认证企业开展交叉检查。同时建立退出机制,经严格考核检查后,劝退与标准差距大且整改不力的获证企业,去年就注销10家产业体的绿色食品证书。

  绿色猪肉获认证是松江绿色农业发展的新范本。此外,松江还培育了“松江大米”“仓桥水晶梨”“松林猪肉”“黄浦江大闸蟹”等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松江大米”被列为沪上唯一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接下来,松江将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新城发力推动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深化‘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持续打响松江农业品牌。”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