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三农资讯

消费扶贫有力度 群众增收有温度 分享到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2021-03-01 字号: 收藏文章

  一颗红枣、一个苹果、一袋大米……你我消费的每份扶贫农副产品背后,都连着农村、牧区群众增收的希望,也寄托着当地百姓致富的梦想。 

  近年来,通过消费扶贫,越来越多的新疆特产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消费者的“香饽饽”,实现了让消费者买到好产品、“土特产”卖出好价钱、群众闯出增收路的多赢格局。 

  扶贫农副产品触网“逢春” 

  2020年,沙雅县塔河管委会博斯坦村村民李刚第一次试种银板栗南瓜。他一门心思扑在地里,丰收后却为销路操碎心。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沙雅县农副产品助销平台帮了大忙。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产品信息发到网上,没想到很快就有客商联系我,并签下订单。”2月25日,电话那头,李刚笑声朗朗,“每亩地收入2000多元,2021年过了个好年!” 

  近年来,新疆各地纷纷搭建农副产品助销平台,令农副产品触网“逢春”,推动消费扶贫。在此基础上,依托“扶贫832”、“中国社会扶贫网”、阿里巴巴、京东、天猫、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各地积极推荐扶贫产品入驻,助力小乡村的农产品走向“大舞台”。 

  消费扶贫需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各地纷纷设立线下扶贫消费专柜。 

  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恒好超市中心区域,设置了5个扶贫专柜,陈列着核桃、红枣、葡萄干等来自南疆的十余种特色产品。“这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很受欢迎,基本上每天都要上新货。”超市店长王群英说,“2021年,我们还要增加扶贫专柜,丰富产品类型。” 

  在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岸新都、海都新苑等小区内,一组组蔬菜水果自助售卖机整齐摆放,上面贴着扶贫助农标识。这些蔬菜水果大多是从焉耆本地农户家直接收购的,居民只需拿出手机,扫描货架上的二维码,货柜就会自动打开售货。1月底,若羌县首批投放的消费扶贫智能专柜正式亮相。若羌县将逐步在机关办公楼、火车站、飞机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区域设置专柜,进一步解决脱贫户产品滞销及卖难问题。 

  消费扶贫“朋友圈”不断壮大 

  “新疆的红枣、葡萄干甜如蜜,薄皮核桃、巴旦木清脆爽口。大家快去买,这是链接……”2月11日,祁嘉鑫微信朋友圈晒出的“年货单”,收到上百个“赞”。 

  祁嘉鑫是新疆人,2021年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留守广州过春节。“过节能吃到家乡的味道,没回去也不遗憾。”他说。 

  既满足消费者味蕾,又带动消费扶贫。2021年春节前夕,援疆省市主动对接供需,将受援地的农特产品尤其是扶贫产品销往内地市场。 

  “1月初,广州增城区企业和单位的工会组织订购了15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援疆干部也协助我们销售了60多万元的扶贫农产品。”疏附县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世涛说。 

  依托新疆形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消费扶贫工作格局,消费扶贫与其他扶贫模式深度融合,产生了良好效果——结合援疆扶贫,援助省市采取“省对县市、地市对乡镇、县市对村组”定点包销对口地区农产品;各级定点部门(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采购、帮销农产品,并建立起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经济强县(市、区)与受援县市搭建利益联结紧密、长期供需稳定的农产品供需平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类群团组织和民营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使帮扶更有温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初,通过援疆扶贫、定点帮扶、“千企帮千村”、社会力量助力,全区共销售扶贫产品价值81.99亿元。 

  打造永不落幕的“消费大集” 

  位于新疆红旗坡农贸物流园的扶贫生活馆,货架上摆满来自阿克苏地区的特产,红旗坡“冰糖心”苹果、库车大馕、柯坪恰玛古等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 

  这是阿克苏地区首个建成并使用的消费扶贫专馆。专馆健全农产品销售流通体系,集中展销各类扶贫农特产品,进一步搭建消费扶贫载体,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推动消费扶贫行稳致远,离不开“软”“硬”两方面的支持。 

  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一直在加快。目前,新疆各地正结合实际,在农贸市场、农产品交易集市、商超等设立扶贫产品销售专区、摊位等,将销售端口延伸到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持续畅通农产品产、供、销链条。同时,各地正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经营、能销售的农民,继续做好人才下乡、技术下乡,帮助农民更好捕捉商机。 

  常年与农民打交道的新疆天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键刚表示,社会力量依然需要积极为脱贫地区持续提供更多支持,让消费扶贫助力脱贫群众致富。 

  英吉沙县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以“土陶人”为品牌,陆续建起了打馕、榨油、糕点等合作社,吸纳本村及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产品越销越俏。”土陶人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凯赛尔·艾尔肯说,要让消费扶贫“一直火”,就必须持续让产品有特色、质量有保障,才能使广大消费者由“头回客”变成“回头客”,促进扶贫产品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良性循环。 



附件: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