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刘永好:加快“新农人”培养步伐 越来越多资本关注养猪业是好事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1-02-22 字号: 收藏文章

  刘永好:加快“新农人”培养步伐,越来越多资本关注养猪业是好事

  去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开启“十四五”,迈入新发展阶段,作为一名“老农人”,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一年,在农村生产端、城市消费端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对未来涉农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未来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应加快“新农人”培养步伐,为此建议:

  加大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入产业工人的“传帮带”“学徒制”等培养方式,构建政企校合作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广泛构建“地方财政补贴+校企联合培养+龙头企业安置”相结合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对口就业体系,引导职业学校与涉农企业发挥渠道和产业优势,在示范园区、种养殖基地实训教学,引导传统农民学习进修数字化、智能化的专业技能,尽快转变为现代化的“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实现稳定就业。

  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的培育,引导涉农企业输出成熟的农业人才培养和产业管理经验,关注乡村人才梯队建设。既要让一线务农人员普惠性地获得技能水平的提升,也要在农村中培养出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和能工巧匠,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此外,还要重点培养一批高端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孵化更多新生代农民企业家。

  此外,还要从资金、用地、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主体高质量发展,将扶持政策与联农、带农的效果挂钩,更好地带动脱贫户、小农户掌握技能,转变为适应农业发展现代化所需要的“新农人”。

  刘永好:越来越多资本关注养猪业,总是好事

  现任中国中小企业产业促进会四川分会会长说:越来越多资本关注养猪业,总是好事。刘永好期待有更多的有志之士从事“猪芯片”事业,成为养猪行业的长期主义者,也期待着这个行业充满更多的新希望。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中国中小企业产业促进会四川分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作客央视《对话》节目,与主持人陈伟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楚瑞、重庆琪金食品董事长林其鑫共同探讨了关于风口上的猪有多“火”、猪芯片为何被卡脖子、疫情下产业面临的诸多挑战等热门话题。

  1

  风口上的猪有多火?

  “猪芯片”到底有多重要?

  有这么多人“杀”进养猪业,是好事还是坏事?刘永好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养猪业需要长期、大额的投资,有更多的人关心,引来更多的资本关注,总是好事。

  2020年,中国从国外引进的种猪超过了3.5万头,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太火了,所以种猪都不够了,我们必须得进口呢?

  对此,刘永好的回答是,由于历史的种种不足,中国的畜禽育种事业与国外尚有差距,而种猪的重要性,跟汽车、手机行业的“芯片”是可以划等号的。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楚端教授指出,虽不至于发生种猪“断供”的极端情况,但历史上大量引进种猪的年份,均与疫病流行、种群退化等相关,对猪价的波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均有影响,有良法缺良种的过往,让人颇为痛心。

  王教授与刘永好均认为,以中国年出栏6亿多头商品猪,每头商品猪至少多5块钱基因费计算,每年引种耗费着大量外汇、增加了饲养成本。而假如说,未来在种猪问题上被“卡脖子”,国内商品猪整体养殖水平也将面临瓶颈,从而对国内肉食品供应产生影响。

  2

  破译猪芯片有多难?

  新希望是如何艰难探索的?

  2000年前后,刘永好到欧美考察,观察到海外养殖业当中育种技术的核心地位,意识到必须自行研发育种。节目当中,刘永好也回忆了新希望过去十余年,从远赴海外引种到自行研发育种的过程:

  首先我们派人到种猪进口国谈合同、选猪、包机运回、检验检疫,耗时耗力,成本很高。通过引进,能够解决阶段性的问题,能够短平快地发展生猪业。但从根本上,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育种体系!

  自2007年起,新希望集团旗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便与加拿大海波尔合作,先后建设了位于四川江油、山东海阳的育种场;2010年即开始参与地方土猪“荣昌猪”的保种工作;2014年起,又与世界最大的育种公司PIC合作,建立山东夏津祖代场;2016年通过收购本香,获得了PIC在华的核心育种场……

  至2018年,新希望六和已建立起了完整的种猪育种体系。2020年,在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正式成立育种公司,开启了破译“中国猪芯片”的新征程。

  3

  并非有钱就能养猪?

  疫情下如何面对新挑战?

  在节目的尾声,作为行业“老兵”,正在带领新希望对“中国猪芯片”发起攻关的刘永好、中国农大的王教授以及重庆荣昌猪保种事业的践行者林先生,都一致认为,非瘟引发了中国养猪业史无前例的变革,由此引发的猪价上涨和供应短缺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疫后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的格局正发生明显改变。

  对于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来说,做好猪芯片,是保证老百姓端稳肉盘子、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根基。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种质资源也被列入到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刘永好等节目嘉宾与主持人陈伟鸿发出了共同的呼吁,希望国家政策、社会各界都更加重视对高素质涉农人才的培养,期待着有更多的有志之士从事“猪芯片”事业,成为养猪行业的长期主义者,也期待着这个行业充满更多的新希望。

  4

  节目中展示的“新希望育种历程三大件”

  中国中小企业产业促进会介绍 江油育种场2008年投产时,国内还没有专业的兽用B超,公司找到医用B超的生产厂家,定做了一个给猪测背膘的B超仪,与常见B超圆形探头不同,特别为猪定做了18厘米宽的线性探头。2011年开始,我们有了专业的兽用B超,探头更精确、测量速度更快、全触摸屏,软件也更好用了。

  过去育种场里,老式的饲喂站全靠人力:饲料要人工肩扛、称重数据要定期读取存储到电脑上,测量精度低,数据分析也需要人工。2015年,公司新建了带空气过滤的全封闭式测定舍,采用全自动电子饲喂站:自动投料、数据自动传输、测量精度高,数据自动分析出报告。育种事业也开始快速发展前行。

  猪只档案记录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从江油育种场2008年3月第一头母猪配种、2008年7月第一窝仔猪出生开始,曾经很长时间都是纸质档案。而现在,通过新希望自主研发的“HUGE”系统(猪群应用及遗传评估系统),实现了科学选育与生产管理全程数字化,英文缩写HUGE音译“秀杰”更寓意:秀出最杰出的动物,选出最好的种猪,寄托了我们誓要破译“猪芯片”的决心与梦想。

  文章来源:腾讯网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