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本报讯 记者李越报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大力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截至目前,全省“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全面完成,共建成美丽示范村1337个。
辽宁省从2018年开始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坚持分类推进原则,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走向“洁净美”。
美丽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省村内路网全部形成,主干道路照明设施全部覆盖,90%的垃圾实现源头分类减量。村内河道和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全覆盖,铲除病媒孳生环境,清理村庄生活垃圾112万吨、农业生产废弃物53.9万吨、村内水塘1.5万个、村内沟渠13.5万公里,清理河湖垃圾163.5万立方米。全省11290个行政村全部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全省维修改造农村公路377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594公里,进一步完善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省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16处,改善100.3万人饮水条件。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去年至今,全省共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70.8万座。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90%以上自然村组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42个行政村建设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015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16.5%,全面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形成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清单。
“十四五”期间,辽宁省将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实施美丽乡村提升工程,统筹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年建设1000个美丽宜居村。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