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资讯
  • 找报告
  • 找产品
快速发布
数据中心 / Data Center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资讯 > 饲养业资讯

大批资金涌入猪业 养殖盈利仍处丰厚区间! 分享到 来源:搜猪网 发布:2020-07-13 字号: 收藏文章

  2020年4月份到7月9日,启信宝的数据显示,有41596家新注册的养猪企业。这一数据较2019年4月份到7月9日的数据同比大增175%:2019年4月份到7月9日的新增养猪企业数为15143家。

  为何有这么多新成立养猪企业?大批企业成立对于养猪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批猪企成立背后


10.png

  二季度以来成立的注册资本前二十的养猪企业

  具体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新注册的企业中,厦门夏商新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5亿元的注册资本,排名所有新注册的公司的第一位。今年5月,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与厦门夏商投资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厦门夏商新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议案”。这一公司的成立,是为落实公司在福建省内的农牧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优化福建省内业务布局。

  合资公司将充分发挥双方在产业和资源方面的优势,携手在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地科学布局,合作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环保型生猪养殖基地,规划建设年出栏量不少于100万头生猪规模。

  事实上,今年二季度以来成立的养猪企业,注册资本排名前十五名的企业,注册资本均超过1亿元,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地。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养猪企业数量在二季度暴增?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上来看,生猪养殖行业的利润是史无前例的。在利润的推动下,不少大型企业在中小养猪散户退出的同时,选择进入或者扩张养猪规模。而且当前很多大企业是以建立子公司的形式,对各地养猪产业进行布局。比如说,一个上市公司下面有可能五六十家养猪的子公司,这样就带动了大批新公司的注册。

  从政策上看,也在推动新的养猪企业成立。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性的政策,一方面是转型的政策。硬性的政策,简单来说,是将生猪产能的目标量逐步下放,不少县和镇都有完成这一产能的指标,因此不少地方会结合当地的国企新建养猪企业,或者引入外地企业,以达成生猪产能的扩张。

  比如,一个最新的消息是,成都市的相关区(市)县中,大邑县、简阳市、崇州市因推进生猪补栏复产工作进度滞后,被成都市集中约谈。

  魏鑫指出,从软性的政策来讲,养猪企业获得资金便利性提升了,有一些大型的上市企业,养猪获得资金的利息是非常低的,因此不少企业也会借此机会来进行规模的扩张。去年同期,非洲猪瘟还是比较严重的,对生猪的复养复产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但目前来说,大型企业对于生猪养殖的管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利于它们进行稳定的扩张,非洲猪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风险已经相对减弱。

  生猪供应影响几何?

  然而,大批新的养猪企业涌入,是否会导致生猪产能的过剩?

  魏鑫指出,现在大批养猪企业的涌入,意味着资金对于非洲猪瘟的恐惧在消退。在未来一年或者一年半以后,生猪的提供量会出现大幅的上升。

  不过,由于生猪企业新建或者收购仔猪,重新规划产能,到生猪的实际供应量生产出来,还是有比较长的一个过程。如果完全新建一个育肥厂,再进行生产的话,甚至需要两年的时间。因此如果现在资金想入场生猪养殖,需要考虑两年之后的一个情况,而不是简单的考虑目前的盈利。

  目前来看,生猪养殖盈利仍然处于一个丰厚的区间。

  魏鑫指出,如果是自繁自养,那么在7月3号这一周,养殖一头生猪利润能达到2400元左右,如果是外购仔猪进行养殖,养殖一头生猪的利润在1200元左右。

  从短期来看,这一利润并没有下跌的趋势。财信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强降雨减缓南方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涌益咨询统计显示,6月份,由于强降水加剧非洲猪瘟疫情,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能繁母猪存栏分别环比下降3.78%、3.04%,两广、四川、云贵、两湖部分地区的生猪存栏较上月环比下降5%。此外,由于国外多家肉厂出现新冠聚集性感染,下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将大幅缩减。


中国玉米网版权及免责说明:

  •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玉米网,并在文章正文最后注明(中国玉米网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玉米网供应链(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玉米网,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国玉米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玉米网)” 的作品 ,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

  •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411-84755533

当前咨询0咨询答疑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大数据资讯为您所用
降本增效知您所需
多元服务供您所选
风险管控为您护航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0411-84755533

新手指南

会员管理

入会须知

入会协议

认证会员协议

平台规则

交易管理办法

玉米交易细则

淀粉交易细则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VIP 服务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服务条款|网站地图

为保证浏览效果及正常使用,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Chrome/火狐等最新更新版本访问

COPYRIGHT © 2020 中国玉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18558号

服务热线

0411-84755533

微信公众号